顺畅便利通关是中外旅客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2023年全年从无锡口岸出入境旅客35.4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员2.75万人次,同比上升51.6倍。近年来,无锡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深入贯彻国家移民管理局、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系列工作部署,深化推进边检“放管服”改革,主动对接无锡市委市政府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定位,持续提升服务保障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能力,擦亮无锡边检“温情无界 事事锡心”服务品牌,积极回应外籍人员通关便利化需求。
一是优化人工查验模式。适时增加外籍人员人工查验通道比例,加大日韩等外语学习培训力度,优化外籍人员人工查验流程,最大限度缩短外籍人员查验等待时间。
二是恢复快捷通道通关。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部署,2023年5月16日起恢复使用边检快捷通道,对于持用外国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外国电子护照及6个月以上外国人居留许可的外籍人员,只需十几秒即可完成边检查验。
三是落实“两公布一提示”工作措施。通过报刊、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提前公布节假日口岸出入境流量高峰时段有关预测数据和口岸应对准备措施,提示出入境外籍人员及时关注口岸客流变化,合理安排行程。
四是加强12367政务服务热线宣传。“12367”是移民管理机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设置有APP客户端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端口,并开通12367服务平台在线应答服务,对外籍人员线上提出的移民管理领域业务咨询、问题解答、意见建议等诉求提供7×24小时、中英双语人工或智能实时响应,保证“即接即办、一办到底”。
五是为特定外籍人员提供通关便利。对于外交人员、APEC商务旅行人士、两院院士及需要紧急救治病人、抢险救灾等特定人员;执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重要合作、重大项目或参加“一带一路”有关会议、活动的外籍人士,设置“特别通道”“绿色通道”,提供出入境通关便利。
下一步,无锡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继续协同无锡市委市政府,聚焦便利和高效,为建设外籍人士友好型城市、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贡献边检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交易笔数约占全部支付业务笔数的八成。我国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对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快速替代,造成国内零售端支付服务的包容性不足。我们可以把问题做这样的归纳:“不能用”,有的外国朋友不知道或者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国朋友消费金额超出一定金额,付不了账,觉得不好用。遇到问题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了。所以是“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的问题。
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一直高度重视境外来锡人士支付便利化工作。2024年1月10日,我们出台了《无锡市提升境外来锡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工作方案》,指导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加快推进POS机受理境外银行卡改造,持续推进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等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包含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五种语言版本的境外来锡人士支付服务手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本次发布的十项举措中,其中一项举措为“提升支付便利便捷化水平”。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聚焦场景应用和产品创新,切实提升外籍人士在锡支付服务便利度:一是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以国际机场、重要车站、市内公共交通、旅游景区、涉外酒店、大型商圈等为重点,增设外币兑换点,加快推进外卡受理终端改造,开通外卡受理功能,力争在2024年底前新增或改造完成一千台以上外卡受理终端,实现重点涉外场景外卡受理全覆盖。在全市试点打造10个外卡受理示范商圈(街区),满足境外来锡人士“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的银行卡支付需求;二是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指导支付机构持续优化境内电子钱包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服务的流程,推动更多境外钱包入境使用,积极开展移动支付绑定境外银行卡和境外电子钱包的功能与流程宣传;三是坚持现金兜底定位,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着力改善现金使用环境,规范经营主体现金收付行为,不断提升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四是提升开户便利化水平,鼓励商业银行优化账户服务,畅通信息核验渠道,提升境外来锡人士的账户服务体验。
下一步,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充分激发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外币兑换服务主体的积极性,让长期工作、生活在无锡的外国人才支付便捷更有保障、让短期入境人士的支付服务畅通渠道更加丰富,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友好的涉外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促进无锡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支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大家对外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市外办在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服务在锡外籍人士、优化涉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精准保障,让外籍人士往来更加便利。办好一封“函”,持续提高邀请外国人来华便利性,对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相关材料予以容缺受理,取消市(县)区外事部门书面申请,缩短审核办理时限。建好一个“窗”,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涉外服务水平,开设“绿色便捷通道”,为重大项目落地及在锡发展提供一体化涉外服务平台。搭好一批“台”,连续举办2022、2023两届无锡“国际月”、先后举办20余场外事PLUS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广泛邀请外籍人士全方位、互动式参与,共商务实合作。
二是精细服务,让外籍人士在锡健康发展。服务质效更优,建立重点涉外机构、商会、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外籍人士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及时将我市重大活动和重要事项等编译成多语种版本,发放给外籍人士。人文氛围更浓,举办“国际友人文化周”“外国人在锡过大年” 等文体活动,全面提升外籍人士归属感和获得感。
三是精心谋划,让国际语言环境不断优化。开展专项行动,制定《“啄木鸟行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啄木鸟行动”,上线小程序,开展全民参与外语标识纠错行动。集中组织开展7次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公共外语标识10余处,发现问题70多处。培育专业力量,推动无锡市翻译协会等社会团体、多元主体发挥资源优势;成立国际志愿服务团,招募142名中外志愿者加入并参与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下一步,市外办将在十项措施的基础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立足职能、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为打造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品牌贡献外事智慧和力量。一是聚焦机制建设,强化基础保障。发挥市委外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部门联动、信息联通、资源联享,切实为外籍人士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二是聚焦平台建设,深化交流合作。发挥外事资源优势,打造无锡“国际月”这一对外平台,广泛邀请国际友城、跨国公司代表、使领馆官员等外籍人士来锡参与,搭建文化教育、体育赛事、科技人才、经贸产业、社会事业等5大领域交流合作平台。三是聚焦环境建设,优化语言环境。发挥语言优势,推动语言环境建设提档升级。组建由中国翻译协会专家、高校教授、外籍专家等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对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实际开展提供咨询、指导。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外语比赛并扩展年龄段,制定各行业外语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