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把车“贴近点” 把心“贴紧点” 76路公交车打造可复制“敬老样本”

发布时间:2025-10-16 06:42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在无锡,有这样一条“老年友好专线”——公交76路。该公交线路的老年乘客占比高达70%,日均客流量约4500人次。这条以“敬老服务”为特色的公交线路,凭借一系列温情满满的细节举措,成了不少老人口中 “出门离不开的伙伴”。日前,记者来到实地探访,看看这辆车如何把敬老服务落到每一次停靠、每一段行程里。

  一句“师傅等等”

  藏着16年的温情默契

  “师傅,等等!”早晨7点多的坊前路公交站,77岁的华季清老人一边朝着公交车挥手,一边快步走向站台。驾驶座上的司机管敏峰一眼认出这位“老熟人”,当即朝窗外笑着点头,示意老人“慢慢来”。待华季清上车,管敏峰问候:“老华,又去爬山啊?”“今天天气好,去惠山古镇动动筋骨,回来还能去朝阳菜场买菜。”华季清话音未落,便坐到了车厢中部的爱心专座上。

  这条从江溪街道新丰苑始发,途经小区、学校、市中心区域,一路开往惠山古镇的76路公交,是华季清的“日常出游专线”。线路运营16年,他雷打不动地坐了16年,每周至少乘坐两三趟。“司机搀扶老人上车、帮突发不适的老人找药,这些都是常事。”华季清说,16年来,驾驶76路的20多名司机他都已熟悉,每次碰到的人或许不同,但他们对老人的贴心关怀始终没变。

  停车贴近路牙

  细节里的“适老关怀”

  对74岁的章月琴而言,76路的温暖藏在鲜少有人注意到的细节里。因膝关节不好,章月琴上下台阶格外费力,但每次乘坐76路,司机都会特意将车贴近路牙,让她可以借助路牙的高度,只需跨一步就能上车。更让她暖心的是,一次聊天时差点错过站点,司机却早已将她的目的地记住。及时提醒她“到站了,下车注意安全”,让她心里满是感动。

  这样的“适老细节”,源于76路司机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新司机上岗前,都会跟着老师傅学习如何服务老年乘客,慢慢总结出一套方法。”司机管敏峰说,他们行车中发现年纪特别大的老人,或者爱玩手机、唠家常的老人,会主动询问目的地,避免老人坐过站。

  四季关怀

  织密老年出行“安全网”

  除了贴心服务,76路的硬件设施也围绕老年乘客需求不断升级。此前,司机们发现不少老人习惯在到站前提前站到车门处,车辆行驶中起身、下台阶存在安全隐患。“老人腿脚没劲儿,又容易没抓稳,刹车时很可能摔倒。”管敏峰介绍说,为解决这一问题,线路专门在车厢内多个点位加装了“下车铃”,乘客只需按铃,司机就能提前知晓下一站有人下车,同时还会反复提醒“等车停稳再站起”。待老人下车后,司机也会多等几秒再驶离,确保老人安全离开。此外,针对轮椅出行的老人,车上还配备有无障碍踏板和轮椅绑带。

  针对不同季节,76路的司机们推出了“四季关怀”举措:夏季配备风油精、救心丸等防暑药包,冬季准备口罩、暖手宝等防寒物资,让老人四季乘车都能感受到温暖。司机还设计了“祝您安康公交卡贴”,老人可在卡贴上填写姓名、紧急联系人电话及基础疾病信息,一旦出现意外,司机能第一时间联系家属并送医。

  打造可复制“敬老样本”

  “老年乘客的出行安全,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无锡公交集团新区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陶斐斐介绍,为给老人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网,76路不仅邀请专业医生对驾驶员进行老年突发病急救技能培训,还定期开展应急逃生演练。

  线路中的劳模、标兵与党员带头,将日常服务经验提炼成“卫生工作周期法”“十字服务法”“五心服务承诺”等可复制的服务规范;制作《关爱老人五步操作法》《老人春秋出行五要素》等漫画手册,让服务标准更直观、更易落地。驾驶员们还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利用闲暇时间走进社区、站台,为老人讲解安全乘车、应急逃生知识,将敬老服务从车厢延伸到更广阔的场景中。

来源:江南晚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