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湖湾,一直在拼!

发布时间:2025-02-04 15:08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核心手段。

  4日,正月初七。

  作为无锡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当天,2025太湖湾科创带滨湖产业发展大会暨项目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全面掀起新一年滨湖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攻势。

  

  项目,还是项目!连续四年,滨湖新春第一会皆聚焦同一主题,拼经济!拼发展!拼项目!

  

  立春,代表着一年繁忙农事、生产的开端。

  禧宝注意到,滨湖在立春时节召开的这次“项目攻坚”动员大会上,一项主要议程就是分4批向32个单位下发了工作清单,从板块到部门、从前端招商部门到后端保障部门,人人领指标,个个领任务。

  

  “对滨湖而言,重大产业项目既是当下发展的所急所需,也是开创未来的重点焦点。‘项目攻坚’是2025年滨湖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

  在这次大会上,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用“6个一”赋予了“项目攻坚”的特别意义和重大地位。

  

  1是一次GDP与税收的拉动,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能直接扩大经济总量;

  2是一条产业链的延伸,一个龙头项目能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3是一批优秀人才的集聚,重大项目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岗位,有助于吸引本地及外地人才流入,优化劳动力结构;

  4是一波科技创新的加强,重大项目往往伴随研发中心、实验室的设立,有助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5是一系列政策支持的引流,重大项目可以推动区域交通、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延伸扩建和超长期国债的“引流”;

  6是一轮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重大项目可以增强滨湖在环太湖科创圈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

  体量,一再创新高

  1月27日,春节放假前一天,无锡各地公布了2024年各自的主要经济数据。

  滨湖地区2024年生产总值完成1176亿元,增速达6.3%,连续两年增速保持无锡第一,连续两年跨越1100亿元大关,占全市比重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GDP增速“第一”的背后,有着项目数量和项目体量“持续增量提级”提供的强大支撑。

  据统计,2024年滨湖区固定资产投资为 368.2亿元,增长6.4%,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8.9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98.5%。全市第二。

  新增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业800余家,新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3个,备案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1月2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在无锡举行,同时全省重大项目代表——年产值达40亿元的芯卓半导体产业化二期项目在滨湖开工。

  

  在全省重大项目代表在滨湖开工后的这35天,滨湖既有新开工的项目,也有封顶的项目;既有未来产业项目,也有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度、加力度。

  代表项目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主要参与先进封装和高端模组领域,可满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未来投产后该项目的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

  1月底封顶的复星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共建设了27栋4层、3栋6层具备“工业上楼”条件的高标准厂房,主要聚焦人形机器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项目招引,全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智慧+工业4.0”智能制造产业园。

  

  基础设施上,山水东路科创谷最为重要的科创中轴——山水东路改造提升项目在这个新春也正式启动,项目全长约10.5公里,将采用设计时速为5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

  

  此外,金杜长三角知识产权中心、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S2线马山站等一批产业发展保障项目也正式开工。

  项目体量,一再创新高——

  2025年,滨湖全年共安排投资项目224个,总投资1645亿元,力争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推动“543+X”产业整体规模达到1750亿元。

  这些目标,充分体现在了刚刚下发的工作清单中。

  在接到责任书的那一刻,滨湖各地各级负责人一边头上冒汗,一边又攥紧拳头发着狠劲。

  发狠劲,就容易实现目标。

  定位,一直向未来

  今天的项目,明天的产业。

  1月2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强调,各地抓项目将做到“三个要”——

  ★要符合方向,突出抓好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项目,有利于绿色低碳转型的项目,有利于强链补链延链的项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因地制宜,立足功能区定位,着眼于形成特色优势,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发展。

  ★要质量优先,既看数量、体量,更看质量、潜力;既抓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项目,也要抓好专精特新、“小而美”的项目,还要抓好劳动密集、带动就业多的项目。

  在项目的选择上

  滨湖一直坚持着面向未来的“定位”,成功的产业项目有药明生物、博雅干细胞、傲锐东源、卓胜微、工装自控等,文旅项目有融创文旅城等。有的项目落地后,近几年企业税收贡献“近乎每年翻一番”。

  2025年,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滨湖区在项目招引上将更加突出提质增效,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让滨湖既有“产业之大”,更有“产业之强”。

  在“刷新集群辨识度”上

  重点打造医疗器械、光子芯片、深海装备等未来产业,开展重点产业链群百亿元提升行动,构建优势产业链群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建强生命健康、软件信息等200亿级产业集群,产业支撑度和显示度加速提升。

  

  在“加速产业高端化”上

  制定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实施方案,落地建设中国长城互联网东部中心、无锡有戏机器人等项目,抢拓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加强数据、算力资源整合,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2.5%。

  在“打好文旅融合牌”上

  持续擦亮“太湖 108 廊道”品牌,大力发展“旅游+”跨界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支持灵山胜境等头部景区“数智化”转型,加大水上运动休闲项目开发力度,丰富优质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等市场供给,支持微短剧全产业发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路径,一路追到底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

  值得一提的是,在聚焦“项目攻坚”上,滨湖2025年将高频开展一系列活动,每季一主题、每月一专场,季度活动匹配项目“落地、开工、竣工”全生命周期;月度活动以项目签约形式,集中展示招商成果。

  如果说,攻坚大会是对一年项目招引的全面动员,那每个月密集召开的专场会议必将是对项目攻坚的现场“倒逼”。

  2025年在推动项目落地提效率上,滨湖将一“追”到底。

  在紧盯开工、竣工和实物工作量上,设立重大项目全要素、全周期管理平台,制订拟拿地项目、可供应土地、需审批流程“三张清单”,列出推进缓慢项目“问题清单”,常态化落实跟踪服务、提级协调等机制,以最快速度推动项目从“纸面”到“地面”。

  

  在抓实“两重”项目谋划储备上,密切与国家政策性银行、民间资本对接合作,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在弘元绿能总部、芯卓半导体二期、广源捷泰、华立聚能等开工、投产项目上,紧盯项目投资完成进度,确保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资完成率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一路“追”到底还体现在全链条、全天候做好服务保障,落细落实“一对一”“点对点”项目挂钩服务机制,第一时间打通堵点难点。

  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加速推进的背后,还离不开土地要素的高效率保障。今年滨湖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支撑,精准对接重大项目需求,聚力整治集中连片区域,让“好项目”进驻“好地块”,为大项目落地留足空间。

  通过“优规划”促进资源整合,聚焦胡埭西拓区、山水东路科创谷等重点增量板块,合理优化产业空间配比,有力加强规划管控和用地支撑。同时,加快推进房屋征收和工业园区“六抓六促”,持续深化空间腾挪,确保完成房屋征收50万平方米,腾退低效工业用地超1000亩,新增可利用成片工业净地超600亩,为承接重大产业项目备足空间。

  在挖潜楼宇新增量上,一方面“盘活存量”,优化运营管理,提升楼宇的单位产出贡献;另一方面“优化增量”,持续开展楼宇招商,吸引更多有实力、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入驻,推动“楼宇经济”拔节生长。

  

  太湖,三万六千顷,横跨五市,造就了环太湖经济带,创造了全国10%的GDP。

  这个新春,春晚分会场落地无锡,环湖产业流、商流和旅游流大大加速。

  这个新春,有着独特气质的美丽湖湾,铆足干劲加油干,积势蓄能攀新高。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