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无锡市“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22-02-25 17:12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一、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强“十四五”期间城乡建设统筹和指导,依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无锡市“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无锡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空间类专项规划,是实施“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十四五”期间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评估

  “十三五”以来,无锡突出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落实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多规融合,初步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二是坚持资源保护,加快生态格局修复。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三是坚持品质营城,助力美丽无锡建设。高标准推动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和建设,协调推进老城更新和新城建设;注重城市风貌保护,不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全面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修编。

  四是坚持基础先行,完善交通设施短板。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市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无锡与江阴、宜兴的快速便捷联系增强,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建设不断完善。

  五是坚持资源优配,实现产出效益提升。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开展存量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多次获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省级节约集约模范市”。

  同时,由于自身发展阶段、资源要素和宏观环境制约,无锡国土空间保护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区域协同和市域一体有待加强;二是功能品质和城市更新有待提升;三是盘活资源和腾挪空间任务艰巨;四是底线管控和生态修复有待提升;五是对外通达和对内治堵有待提升;六是民生保障和景观风貌有待提升。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 ”期间,无锡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和经验,高质量深化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建设的新模式,高标准指引城乡建设,到2025年,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达到新高度,现代气派新都市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基本形成,打造品质卓越、城乡融合、特色彰显、生态绿色的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优化区域空间格局,促进市域一体发展

  深入推进更具系统性的区域协同规划落地,落实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纲要和省、市行动计划,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承接上海溢出效应,共建苏锡常国际化大都市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强化“一轴一环一带”,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全力实施锡澄锡宜一体化战略,强化战略资源在市域层面的优化整合。聚力“一带多点”市域协同创新格局,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持续引领高能级资源向示范区集聚,形成“一地一标杆”。

  (二)打造现代国际都市,提升城市服务质量

  高标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协同推进重点地区功能提升和薄弱短板地区更新,重点推进交界地区城市有机更新。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高品质服务集聚区。推进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优化和标准化建设,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推进标志性文化场馆和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具有更高标准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区级、街道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疗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保护山水城市格局,聚力建设美丽无锡

  加强“两河”整治提升,打造美丽河湖,全面开展美丽示范河道建设,启动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两河”整治提升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岸形象。积极开展环太湖绿色发展行动,加强区域水源地布局优化,重点实施太湖太滆运河入湖河道综合治理,加强绿道链接,丰富绿道设施。促进景城融合发展,构建“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公园体系,打造“花园城市”。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修复,加强林地保护建设,加快湿地生态修复。

  (四)推动田园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五园五区六带”建设,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五大城乡融合先导区,聚焦美丽无锡建设打造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促进乡村空间集中连片发展,开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引导规划发展村庄农村住房更新改善,建成一批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新江南人家”。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山水林田湖草村全要素为整治对象,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低效产业用地有序退出,优先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低效集体工业用地减量化工作。

  (五)统筹交通设施布局,提升区域枢纽地位

  推动大交通大枢纽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通大通道,稳定并预控通道线位,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规划研究和服务工作;建设大枢纽,控制客货运枢纽用地,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等枢纽建设做好支撑保障。服务“双快”骨架交通网络建设,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聚焦骨架路网体系,推动锡澄一体化道路建设,加快构建无锡快速中环,力争启动312 国道货运分流通道建设,完善快速路网,提升交通规划管理能力。

  (六)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夯实城市基础设施

  均衡优化供应设施布局,保障供应系统安全。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推进给水、供电、燃气、污水、雨水、环卫等市政专项规划编制,完善环境设施布局,加快推进环境处理设施落实,促进环境设施提质增效。强化城市安全设施,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推动信息枢纽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加快5G 网络和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七)优化产业用地配置,保障实体经济发展

  整合创新资源,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突出无锡在环太湖科创共同体中的C 位担当,联合“两区六市”合力迈向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高标准推进蠡湖未来城等创新元建设。整合提升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产业载体,创新激发周边空间活力。推动中心城区内及周边地区传统产业园区升级,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化都市园区。强化产业空间保障,划定产业用地保障线、过渡线和腾退线,保障产业空间规模,制定分类管控规则,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约,支撑制造业稳定发展。

  (八)统筹板块建设重点,提升规划建设水平

  强化全市城建一盘棋,加强板块重点片区建设指引。梁溪区着力提升文化内核,加快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古今辉映江南名城。锡山区促进站城一体发展,加速向东辐射引领,打造品质新城新样板。惠山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速锡澄联动崛起,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滨湖区彰显环湖资源优势,聚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具有湖湾魅力的花园城市。新吴区聚力科技创新研发,做强空港区域枢纽,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新城。经开区坚持四高联动,加速创新经济集聚,打造国际一流生态科技新城。

  五、实施保障

  一是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提升规划引领能力。高质量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控制线管控传导,建立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二是推动要素配置改革,提升规划保障能力。全面深化推进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建立全市土地资源统筹机制,完善土地储备调控和土地出让机制。三是完善实施保障机制,提升规划治理能力。完善市规划委员会议事决策职能,加强政策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传导,建立计划评估机制。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