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要闻 > 正文

胸怀“国之大者”,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发布时间:2025-10-25 07:35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10月24日,无锡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全面展现“十四五”期间无锡着力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找准定位,推动一系列国家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战略引领,区域协同谱新篇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妮介绍,作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无锡坚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要战略任务,以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共建,加快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盐泰锡常宜铁路开工建设,S3、S4线接轨苏州方案初步形成;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面向长三角开放共享;率先落地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实现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门诊、购药场景全覆盖……无锡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中把战略优势转化为了发展胜势。

  在全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一首区域协同“交响乐”从无锡传向更广阔的天地。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主动对接两大区域的创新资源、优势产业、开放平台,突出区域联动与优势互补,构建“双向赋能、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新格局;同时深化与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南北挂钩兄弟城市合作,着力补齐短板与共建共享,推动“单向帮扶”向“双向赋能”转变。

  落实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既需要区域内部、区域和区域之间协同融通,也要联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无锡聚焦高水平开放与务实合作,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

  以更深层次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高水平协同提升区域联动效能、以更大力度创新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无锡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奋力“走在前”。

  基础先行,绿色发展双驱动

  交通上的互联互通是要素流动和经济循环的基础。为此,无锡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力建设完善以航空为引领,以多层次融合的轨道、高快一体化的公路、内外畅通的水运为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大枢纽、大通道、大网络、大循环能级。

  “苏锡常南部高速、宜长高速、312国道新吴段、341省道宜马快速通道等一批高快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沪宁沿江高铁、锡澄S1线开通运营;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S2线启动建设,促进了长三角交通、资源与产业融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冠华介绍,路网持续加密的同时,运输能级也在不断提升。苏南运河无锡段航道“三改二”疏浚工程率先建成,锡澄运河、申张线江阴段完成三级航道整治,无锡(江阴)港外贸进口铁矿石码头扩能改造等顺利完工,为长三角物流枢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无锡硕放机场总体规划(2024年版)》获批、丁蜀通用机场投运,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成形。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十四五”以来,无锡坚持以“美丽无锡”建设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山介绍,在服务发展方面,无锡市积极承担全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同类型项目“打捆审批”、优化排污总量管理、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等改革创新政策举措,为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在制度保障方面,出台全省首个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总投资279亿元启动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累计10个项目成为国家和省级EOD试点项目,总投资额192.5亿元,为绿色发展构筑坚实保障。

  无锡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年度PM2.5浓度自2014年以来大幅下降6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显著提升。2024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首次全年达到Ⅲ类标准,成为国家重点治理湖泊中首个全年“良好”湖泊,全市7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7.2%,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各展所长,内外联动促共赢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无锡各区域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努力“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近年来,锡山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在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92个项目,总额超21亿美元。无锡一棉埃塞俄比亚工厂实现盈利并稳定增长,通用科技泰国、柬埔寨轮胎项目均已量产,确成硅泰国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锡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陆晓波介绍,该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合作平台——柬埔寨西港特区现已引入企业超200家,创造就业岗位约3.2万个,2024年进出口额占柬埔寨全国超7%,成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我们还在通过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建设‘锡山—阿合奇—中亚’经贸走廊,不断拓展新兴市场。”陆晓波表示,将深化与阿里、中国制造网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持续扩大电动车、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锡山优势产业出口规模,同时积极发挥区内企业境外项目“以投促贸”桥梁作用,带动本土设备、技术、零部件出口,形成“国内研发制造+海外生产销售”的双向联动格局。

  无锡经开区则以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深度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我们在深圳、珠海布局‘科创飞地’,两大协同创新中心已落地企业39家。”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伟刚介绍,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无锡经开区成功招引并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暨优奇智能总部项目已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同时与优奇智能、文远知行等50余家湾区企业达成合作,并与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我们将继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合作,围绕‘十五五’规划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在企业引进和项目落地上把握好方向,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以及总部经济。”张伟刚表示,将通过优化政策保障、强化人才服务,打造大湾区优质资源的承接地和科创成果转化的首选地,实现项目“引得来、留得住”,让“双湾互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开新实践生动注脚。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