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38/2025-05693 | 生成日期 | 2025-10-14 | 公开日期 | 2025-10-23 |
| 文件编号 | 锡政办发〔2025〕48号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内容概述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推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加快推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无锡市加快推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大飞机零部件产业特色优势,抢抓民用航空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链能级,高水平推进高端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围绕市大飞机零部件产业“3+X”产业体系(“3”即航空发动机制造、特色机载系统、航空新材料3个核心子产业链,“X”为3个核心子产业链之外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精尖缺子产业链),持续擦亮“无锡制造”名片,提升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发展竞争力,按照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建设总体部署,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大飞机配套产业关键技术自主高地、核心产品供给高地、科技企业集聚高地。到2027年,培育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带动航空关联产业产值500亿元。建设相关领域创新联合体10家左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0项,形成国际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50项。建设一批产业促进、检测验证、适航认证、科技服务等平台,强化智力、信息、检测等服务支撑,引培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高端人才500名以上。
二、发展重点
(一)聚焦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
重点提升航空发动机叶片、整体叶盘、机匣、盘轴等成品零部件、智能传感器等配套能力,强化高温合金生产能力,形成“国际龙头+本土链主”的产业生态。重点突破单晶合金熔炼、精密铸造、粉末冶金成型、热障涂层、高精密度加工、复杂一体结构件加工、复杂结构件增材制造以及燃油调节、容错控制等核心技术。构建覆盖研发生产全周期的数字孪生测试、零部件适航第三方检测验证与MBD全流程仿真工具链,实现航空发动机“设计-生产-检测”全链条数字化升级,推动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领域由零部件向系统与整机跃迁。
(二)聚焦特色机载系统领域
加快发展综合监视系统、智能座舱显控系统及多功能集成雷达等新型航电产品。突破危险气象探测、地形感知告警、抗干扰导航终端等关键技术。开展软件定义航电架构、模块化开放式系统平台及高安全级机载操作系统、数字孪生健康管理、低空航电协议兼容验证等前沿技术研发。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能力、适航符合性验证与复杂电磁环境抗干扰能力。推动“航电硬件-智能软件-验证服务”全链条协同创新,推进机载系统产业大飞机配套能力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
(三)聚焦航空新材料领域
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发动机短舱、轻量化机身蒙皮、大型复材结构件等航空新材料。突破航空级连续纤维增强复材高效成型、热塑性复材原位成型工艺,自动铺丝、铺贴、三维编织及超大型构件整体固化等先进制造技术,研发高精度纤维界面分析、极端环境耦合测试等检测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工艺仿真与多尺度缺陷智能诊断能力,推进“材料基因数据库-虚拟检测平台-适航认证体系”全链条技术集成,推动航空新材料由中小型零部件制造向大型结构件和组合件制造发展。
(四)聚焦高附加值专精领域
加快国产航空工业软件在大飞机设计、制造和服务领域的研发和落地应用。加快大飞机密封件、高附加值橡胶制品等金属-非金属构件研发和产能建设。发展航空发动机智能维修服务,重点突破故障诊断预测、异种材料界面优化等关键技术。攻关增材制造修复工艺,构建覆盖“设计-打印-验证”全流程的3D打印工艺链。研发航空特殊工艺数据库、智能维修决策系统及适航验证工具链,推动“国产软件替代-精密部件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链条高端化升级。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产业基础提质行动
1.强化产业发展基础优势。重点围绕航空发动机核心基础部件制造、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机载电子系统、航空电子元器件及其验证测试,航空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产业领域基础优势,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和人才,加速形成大飞机零部件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等成果,强化无锡大飞机零部件产业相关领域的基础优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2.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以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为核心,其他地区为支撑的空间布局。惠山区重点建强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研机构,在相关领域进行突破;滨湖区持续巩固“发动机控制和关键部件、机载雷达和航电系统”两大优势地位;新吴区在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强链延链;其他地区在航空新材料、大飞机制造相关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维修等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3.强化产业链引导培育。实施“政策扶持+资本赋能”双轮驱动的产业链培育行动,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大飞机一级供应商企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带动企业进入产业链、供应链。按“潜力供应商—备选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建立梯次培育机制,对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及大飞机一级供应商的需求,按梯次开展大飞机供应链准入培训,培育一批大飞机供应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链协作,每年开展10场次产业对接活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强专业招商、品牌宣传、政策宣讲、合作推广,加快推进特色航空(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招引航空产业项目落地,促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无锡(惠山)航空航天产业园重点发展“两机”、机载设备研发试验与检验检测;无锡(新吴)航空航天产业园重点布局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项目;无锡(滨湖)南泉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园重点建设符合适航要求的综合监视系统工程研发体系及配套研制保障设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5.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统筹优势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资源,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攻关,提升我市大飞机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技术攻关,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培育建设省级以上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工程。聚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重点围绕民用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技术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民用发动机全球数据支援服务解决方案。鼓励科研院所提前布局混合动力、电动及氢能源等先进航空动力系统研究。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锡设立实体化合作平台,引入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技术优势团队成果。(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设施、流程及服务等进行升级改造。鼓励开展关键工序智能化、重要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加快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在大飞机零部件产业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8.加强专业能力支撑。支持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等专业检测机构和验证平台,围绕航空航天计量、标准、认证、检测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鼓励科研院所重大测试、检验能力的对外开放共享,构建中试开发、技术集成和工艺优化等技术创新领域协同研发创新机制。(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产业生态提优行动
9.强化支撑机构功效。强化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促进机构(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产业发展支撑机构的参谋、协调、联络、服务等功能,联合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及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等,组建大飞机零部件产业促进专业机构“航空能力培育中心”,加快推进供应链准入精准对接和能力提升,为企业提供配套信息导入与供应商入库渠道,完善供应链体系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10.加强适航认证体系建设。建设大飞机国产装备适航认证体系,依托“航空能力培育中心”,构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航空材料等大飞机配套适航认证能力体系、取证支持体系以及适航审定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从设计验证、工艺认证到产品取证的全流程辅导,全面提高辖区大飞机配套零部件、机载设备等供应商产品的适航符合性能力,降低其认证成本与建设周期,推动大飞机的全面国产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11.加强产业融合协作。主动对接大飞机相关重点单位并组织开展产业创新合作。鼓励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大飞机零部件产业相关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加强政府层面和中国商飞及其一级供应商的对接沟通,为企业争取入链机会和量产订单。加强与省内及上海市周边地区沟通协作,推动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基础设施、重大平台等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支持优势企业与国际大飞机整机制造商、大飞机制造一级供应商、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对接协作,加快进入国际大飞机供应链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做好重点企业服务、重大项目推进等工作。强化政策扶持,加强跨部门政策协同,对重点项目要素需求实施高效精准供给。加快人才引育,积极对接优势院校,引聘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及专业技术人才,联合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制化技能人才培养。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专项产业基金牵头引领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加大对大飞机零部件产业的支持力度。(市委人才办、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