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2 22:13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这些潜伏在日常饮食中的安全隐患如何被精准识别?食品包装上密密麻麻的配料表藏着哪些健康密码?怎样搭配三餐才能吃出营养与活力?在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开放日活动上,一连串与百姓“舌尖安全”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有了生动答案。
实验室探秘:
触摸科技护航的力量
走进实验室,参与者们得以近距离观察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第一现场”。精密的仪器和严谨专业的检测流程直观展现了科技如何为食品安全筑起“防火墙”。当看到经过复杂的前处理流程后,通过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现场市民纷纷感叹:“原来我们吃进嘴里的食物,背后有这么多科技力量在守护”!
科普小课堂:
解锁生活里的食安智慧
科普老师以图文并茂的讲解揭开食品标签的“秘密”。在情景化“模拟超市”中,参与者们实践生产日期识别、营养成分解读等技能;在膳食宝塔模型前,大家用谷物、蔬果、肉蛋等实物道具搭配三餐,在互动中领悟营养搭配准则,将知识转化为实用生活技能。
科学小实验:
探索食物色彩的奥秘
“快看,加了柠檬汁变红了!小苏打水让它变蓝了!”大家动手将不同液体加入富含花青素的黑枸杞溶液中,观察到酸红碱蓝的显色现象。这场奇妙的“花青素变色之旅”,生动地展示了花青素这类天然成分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显色特性,从微观角度加深了参与者们对食物成分的认识。
作为无锡食检中心践行“科普中国——科技志愿服务”的重要举措,此次开放日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形式,让专业检测资源走出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通过开放共享、互动体验,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食品检验工作的理解与信任,更激发了大家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积极性。下一步,中心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让更多人成为食品安全的知情者、参与者、监督者,共同筑牢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基石。
来源:中国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