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5-03592 生成日期 2025-07-10 公开日期 2025-07-16
文件编号 锡政办发〔2025〕36号 发布机构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不断提升我市足球运动发展水平,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省足球改革专题会议部署,以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职业足球提档升级、社会足球繁荣发展、足球产业融合创新为重点,以完善场地设施、激活赛事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为依托,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有力的无锡足球发展新模式,推动我市足球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到2030年,全市足球人口达到50万人,各类足球场地达到900片以上,每万人拥有1.3片足球场地,各市(县)区至少建成1片11人制天然草公共足球场。形成覆盖全学龄段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体系,持续打造“无锡杯”足球联赛品牌。拥有1家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男子职业足球俱乐部。

  到2035年,全市足球人口达到60万人,每万人拥有1.5片足球场地,各镇(街道)、有条件的村(社区)建成1片场地。构建完善包含市、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4个层级,职业、专业、校园、社会4个类别,多种赛制的赛事体系,积极承办国内外重大足球赛事及活动。男子职业足球俱乐部力争进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二、主要举措

  (一)夯实校园足球基础

  1. 促进校园足球发展。落实上级有关规定,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把足球列入体育课必学内容。健全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一条龙”校园足球人才升学机制,研究出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升学录取时跨学区合理流动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有序开展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建设,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高校园足球竞技水平。培育一批足球后备人才学校,市直属、各市(县)区至少各布局2所小学和1所初中,市直属、江阴市、宜兴市至少各布局1所高中。到2030年,建成1—2家国家级或省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各市(县)区至少打造1个区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选拔优秀青少年球员赴海外训练,邀请海外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队伍来锡交流。全力支持江阴市、新吴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建设。〔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足球从教队伍建设。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标准,支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按照标准配备专职足球教师或有资质的教练员。支持足球后备人才学校增设专职教练员岗位,配备更高级别资质教练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练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学校足球教师的训练、执教水平。〔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职业足球提质

  1. 加大政策支持。制订职业足球发展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资本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职业足球,通过冠名赞助、赛场广告等方式支持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强俱乐部自身建设。加强对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指导,健全俱乐部规章制度,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培养和引进高水平足球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团队,鼓励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体校足球队共建青训梯队。到2027年,建成1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训练基地。(市体育局,滨湖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巩固社会足球基础

  1. 推动社会足球普及。高质量做好省城市足球联赛赛区各项工作,发挥赛事品牌的长尾效应,带动“无锡杯”“市长杯”“企超杯”等群体性、青少年足球赛事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鼓励政府机关、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和行业企业等组建足球队、足球联盟,广泛开展各类足球活动,普及足球文化,逐步实现社会足球有组织、有场地、有队伍、有联赛、有经费、有机制,实现业余足球队、基层足球组织和全市足球人口的稳步增长。到2030年,经常参与足球活动的人数达到50万,拥有注册业余(成人)足球队200支、注册球员3000人。(市体育局负责)

  2. 加强社会足球指导。发挥各级足协优势,加强对社会足球在赛事组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指导和服务。加强足球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30年全市足球社会指导员不低于1000人,组织、选派优秀足球社会指导员进社区、企业开展足球运动和健身指导活动。(市体育局负责)

  3. 加大社会青训力度。支持青少年社会足球俱乐部提高教学管理、训练竞赛水平,在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等方面给予扶持。根据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促进社会足球青训机构及社会俱乐部规范发展。到2030年,省级及以上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达10家。(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足球场地供给

  1. 扩大足球场地供给规模。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要求,把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全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实现合理布局、开放共享。完成奥体中心体育场建设,满足承办国际重大足球比赛需要,推进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改造。建设一批满足比赛需求的11人制、8人制足球场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化、多样化、贴近社区、方便群众的足球场地设施。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场地建设,鼓励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11人制足球场地。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足球场地。〔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文旅集团、市太湖新城集团,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 规划建设足球训练基地。完善合理利用闲置地等建设各类足球场地设施的政策,积极引进多元投资主体,规划建设能够满足国家队集训和全国青少年比赛要求的、拥有一定数量标准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无锡市足球训练基地”,并以此基地为基础创建全国足球青少年训练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提高场地运行效益。通过委托授权、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选择专业的社会组织或企业管理、运营足球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足球场地向社会有序开放。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加强足球场地设施维护。〔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市太湖新城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1. 提升足球业训水平。以备战重大赛事为抓手,统筹全市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训练工作,以“市队校办”足球队为核心建设足球人才梯队,提高全市青少年足球队伍竞技水平。到2030年,市队长期在训精英梯队人数保持在300人左右,省队运动员人数稳定在20人左右,各级国家队入选人数稳定在6人左右。(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拓宽青少年人才成长渠道。引导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足球俱乐部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力度,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升学、训练通道。鼓励足球俱乐部、经纪公司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高竞技水平。(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足球服务人才培养。构建足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足球专业,培养足球专业人才。完善各类足球人才培养标准、准入、注册管理等制度,建立足球发展人才库。到2030年,全市每年参与各类足球专业人员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注册三级以上裁判员不低于200人。全市注册D级及以上教练员不低于250人。〔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足球竞赛体系

  1. 优化以校园足球联赛为主体的青少年竞赛体系。重点打造“市长杯”无锡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无锡杯”校园足球小学生超级联赛两个市级青少年足球品牌赛事;着力构建中小学校园足球校、市(县)区、市三级竞赛体系;积极组队参与省级以上各级各类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年均开展各级各类青少年足球竞赛5500场。到2030年,参加各级比赛的队数不低于200支,形成“校内有比赛、校际有联赛、市级有选拔”的校园足球竞赛格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构建以社会足球联赛为主体的城市竞赛体系。建立业余足球联赛、企业联赛、行业联赛、社区联赛等不同等级、赛制稳定、相互衔接的社会足球赛事。将“无锡杯”足球联赛打造成为全国标杆性的地市级11人制足球联赛;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足球赛事;加强长三角等区域性赛事交流活动,创办城市之间足球交流赛。〔市体育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打造以职业足球赛事为主体的专业竞赛体系。依托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建立与国内外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联系,举办职业足球对抗赛,扩大职业赛事的供给,逐步孵化建立球迷组织,为我市职业足球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市太湖新城集团,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培育足球产业壮大

  1. 打造足球竞赛表演业。借助市奥体中心等场馆优势,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赛,引进国内外观赏性高的顶级赛事,推动电视转播、媒体广告、赛事版权、大众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市太湖新城集团、市广电集团、市报业集团,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拉长足球产业链。加快足球与文化旅游、建筑业、餐饮酒店、健康养生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开拓足球场馆运营、足球培训、足球文创等服务市场。提升足球产业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水平,促进足球产业相关的文化体育消费提档升级。(市文广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广电集团、市报业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探索成立足球发展基金会。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单独或合作成立足球发展基金会,依法募捐、接受捐赠并自主开展场地建设、普及培训、竞赛活动、合作交流等足球公益活动。(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委金融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推动足球高质量发展,定期研究足球高质量发展重大事项,加大对足球发展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各级各类足球工作协调发展。体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足协要健全管理体系,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深化足球领域行风行纪治理,严厉打击“假赌黑”行为。相关责任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主动加强协调配合,提升我市足球发展综合水平。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