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 农业生产指导 > 正文

克服高温影响 分类抓好田管 ——2025年夏种基础及当前管理意见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5-03358 生成日期 2025-07-04 公开日期 2025-07-04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今年夏收让茬早加上入梅早,为水稻适期早栽(播)和栽(播)后返青活棵(出苗齐苗)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大面积水稻栽插于6月25日基本结束,播栽基础好于上年。7月1日我市出梅,晴热高温天气来得早,有利于发苗的同时也有利于杂草生长,对除草、管水等技术要求提高,加上规模种植和机插秧面积扩大,移栽期拉长,苗情和管理都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各地要抢抓当前,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环环扣紧夯实秋熟生产基础。

  今年夏收让茬早加上入梅早,为水稻适期早栽(播)和栽(播)后返青活棵(出苗齐苗)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大面积水稻栽插于6月25日基本结束,播栽基础好于上年。7月1日我市出梅,晴热高温天气来得早,有利于发苗的同时也有利于杂草生长,对除草、管水等技术要求提高,加上规模种植和机插秧面积扩大,移栽期拉长,苗情和管理都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各地要抢抓当前,因苗制宜分类指导,环环扣紧夯实秋熟生产基础。

  

  一、夏种基本情况及当前苗情

  1、水稻面积增,优良食味品种面积扩大。据各地农技推广条线调查汇总,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以南粳系列为主(占水稻面积的69%,其中南粳46继续成为第一大品种),搭配苏香粳系列、银香38和沪软玉1号等,优良食味品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85.9%,比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产品种以武运粳31号和杂交粳稻嘉锡优610为主,占水稻面积的9.9%;糯稻占水稻面积的4.2%,比上年降1.2个百分点。

  2、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播栽基础好于上年。今年夏种大面积栽插期在6月10-22日,期间阴晴相间,6月7-24日降雨天数15天、雨量158.2mm,有利于移栽稻返青活棵和直播稻播后及时出苗齐苗。一是栽插密度适宜。今年全市机插秧1.75万穴/亩,密度与上年持平,基本苗7.97万/亩,比上年略降,群体起点较为合理。二是机插秧面积扩大。市级出台的机插秧补贴政策有力推动了农户采用流水线播种、暗化齐苗、硬地硬盘微喷灌管水等壮秧培育技术推广,机插面积逐年扩大。据农技条线调查,今年全市机插秧秧田面积5479亩,比上年增937亩,可进一步扩大机插面积,为大面积平衡增产奠定了较好基础。三是基肥施用更趋合理。做到了减氮减磷增钾。据苗情点统计,今年基肥亩用N、P2O5、K2O分别为4.87公斤、2.71公斤和4.23公斤,较去年分别减0.88公斤、0.17公斤和增0.15公斤。

  3、夏种启动早,苗情基础好。据农技条线调查,今年6月初各地机插陆续启动,6月10日移栽进度达26.4%,比上年同期快 7.7个百分点,6月15日前栽种面积占比59%,高于上年同期,6月25日进入夏种扫尾,进度比上年同期快2个百分点。另据全市苗情监测汇总,6月30日全市平均苗数20.48万/亩、叶龄6.77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4.95万/亩、增0.63叶,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4.38万/亩、增0.8叶。其中机插稻平均16.17万/亩、叶龄7.01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3.7万/亩和0.64叶;直播稻平均35.19万/亩、叶龄5.93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13.41万/亩和0.31叶。无论是机插田块还是直播田块,今年都发苗较早,为足穗、大穗争取了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苗情不平衡性较大。随着规模种植和机插秧面积扩大,机插稻移栽期拉长,早栽田块叶龄已经达到 9 叶,苗数超过穗数苗,进入控苗期;晚栽田块叶龄 4 -5叶,刚返青活棵,仍需浅水促分蘖,部分田块缺棵明显,不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另外,部分复垦田直播稻苗情差异大,因苗管理难度较大。

  2、控草害难度增加。今年我市6月11日入梅,雨量较大,此期正是大面积开始移栽期,土壤封闭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田间出草量较大。7月1日出梅,出梅后出现连续高温,不利于水稻田化除措施落实,影响防效。从2022年和2024年水稻生育期遭遇长期高温看,当年水稻田草害均较重,影响水稻产量潜力发挥。据近期踏田调查,尽管各地在前期已经做了封闭除草,受降雨和田间杂草生长快、基数高等影响,控制草害难度加大。

  

  三、当前田间管理措施

  根据当前苗情不平衡性较大和高温对化除、管水等影响,水稻前中期管理要突出抢抓关键农时,坚持分类指导,促壮苗、控草害、促平衡生长。具体抓好以下措施落实:

  1、加强水浆管理,合理调控群体。今年有的主体机插稻移栽期长,加之栽种方式、管理情况的不同,面上苗情不平衡性较大,要切实加强因苗分类指导。6月15日前移栽和6月上旬直播的田块目前苗数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穗数苗,各地要及早部署发动脱水控苗,防止群体苗数冲过头,增加后期倒伏风险;对6月20日后移栽目前刚进入分蘖期的田块,应采取干湿交替的方式,上水后自然落干1-2天后再上水,实现以水调气,促进分蘖发生,当苗数达到20万左右时,及时落干控苗,对田块不平的要疏通田内外沟系,提高搁田效果。搁田宜采取早搁、轻搁、多次搁,达到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叶片挺直。

  2、坚持科学防控,切实减轻高温对控草的影响。各地要汲取2022年、2024年高温造成杂草加重发生影响水稻生产的教训。进一步强化草情监测,精准分析研判高温对杂草生长与防控的影响。机插稻移栽活棵后结合分蘖肥施用进行封闭化除,化除后保水3-5天,提高化除效果;移栽后20天左右根据田间草量和草相,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剂(含安全剂)”方案喷雾处理,降低后期杂草发生基数。直播稻田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策略,在4-5叶期(播种后20天左右)选择“丙草胺(含安全剂)+茎叶处理剂”进行封杀结合处理。播栽后25-30天,根据田间残存草相合理选择“茎叶处理+土壤封闭”进行补治,并注意交替用药,提高除草效果。近期持续高温,要避开高温时段施药,可在傍晚时分、无风天气施药,降低药害风险,提高防控效果。对因用药不当发生药害的田块,要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磷酸二氢钾等缓解药害症状,促进水稻恢复生长。

  3、抓好服务指导,促进平衡生长。对于少部分苗黄、苗少田块,要及时补施促蘖壮蘖肥,促进苗情转化,实现平衡生长;对部分出苗不匀的直播稻田和移栽缺棵明显的机插稻田要乘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移密补稀和缺棵补齐,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促进群、个体协调生长。要建好省、市级水稻高产优质片区,各地要整合项目资金,做好省级万亩高产优质片区和市级百亩以上丰产片建设,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要加强苗情和病虫情监测,及时掌握苗情和病虫发生动态,采取合理促控、防控措施,搭建高质量群体,为夺取秋粮丰收夯实基础。 

  

来源: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