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7 06:38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26日晚7点,“光明行”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30周年音乐会在江阴国乐岛音乐厅拉开序幕。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教授携学院多名青年翘楚来到刘天华的故乡,以弓弦之音向这位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奠基人致敬。“在江阴举办这场音乐会,既是对一代民乐大师的缅怀,更是对民乐精神、民乐文化、民乐传统的一种致敬和传承。”于红梅说。
今年,恰逢刘天华先生诞辰130周年。这位从江阴走出去的音乐巨匠,把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乐改进事业,在民乐文化的传播上架起了传统与现代、民间与学堂、中国与世界三座桥梁,为中国民乐发展开辟出一条宽广的道路。总台蛇年春晚呈现的“千人二胡”场景,就是于红梅带领江阴二胡班的988名小学员一起在国乐岛共同演绎的,展现了江阴“民乐之乡”的独特魅力。
“此次带着学生们来到江阴,作为刘天华先生的传人,我希望让这些肩负着民乐未来的年轻人,感受到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传承,感受到跨越百余年的时代回响。”在于红梅教授的领衔下,刘天华创作的近10首二胡名曲在音乐会上一一呈现,江阴二胡班的小学员们也参与其中,和前辈们进行台上台下的互动演出,“用我们新一代民乐人的团结和努力,让刘天华先生的爱国精神、艺术理念和精湛技艺发扬光大。”
音乐会上既演奏了《光明行》《病中吟》等经典曲目,也有《梅弦清韵》《心之弦》等新曲目的世界首演。其中,《梅弦清韵》专为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而作,以刘天华于1930年编订的《梅兰芳歌曲谱》为创作蓝本,用当代重奏语汇呼应“国乐改进”精神。《心之弦》致敬二胡先驱刘天华、阿炳,并继承汲取了他们作品中蕴藏的音韵元素和弦意声情,由连续演奏的四个部分构成。
二胡声声仿佛一场跨越百年、薪火相传的艺术对话。“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以江阴作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示的舞台来缅怀先辈刘天华先生,这体现着我们发扬民族文化的决心,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把民乐推向光辉的未来。”“刘氏三杰”后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小提琴演奏家刘育熙说,希望这次的音乐会可以作为影像资料被保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这场特别的纪念音乐会。
“民族音乐人都需要继承刘天华先生的恒心和毅力。”对于青年二胡演奏家林陈颉颃来说,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师从于红梅教授的她正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二胡演奏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当她站上江阴的舞台,家乡人的掌声格外热烈,“空气里都是熟悉的味道,春晚是于教授带着孩子们在国乐岛演奏,这次演出也能和二胡班的孩子们一起,非常感动,未来期待能够和江阴市刘天华民族乐团一起合作演出。”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