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38/2025-02003 | 生成日期 | 2025-04-27 | 公开日期 | 2025-04-27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贫瘠的弱苗田受干旱影响更重。二、补水抗旱意见当前小麦正处于灌浆初期,根系对水分比较敏感,灌水不当容易导致根系缺氧活力下降,补水抗旱应科学决策,因田因苗制宜,强化分类指导。 |
秋播以来(2024年11月11日~2025年4月25日),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显著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期间降水量123.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到7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当前,小麦正处于灌浆初期,也是水分需求旺盛期,持续雨少、温高十分不利于小麦灌浆。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努力减轻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一、当前旱情和苗情
全市小麦已进入花后灌浆初期,也是对土壤水分高度敏感期。此时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75%较为适宜,过高或过低对小麦灌浆都不利。另据无锡气象台预测,预计4月27日~5月20日降水量较常年偏少0~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极端最高气温33~35℃。
从当前田间调查看,小麦普遍出现轻到中度干旱胁迫状态,株高偏矮、上三张功能叶短小且目前绿叶数少、部分叶片午后卷曲,严重的已出现倒三叶甚至倒二叶落黄,灌浆减慢,尤其是复垦田等土壤贫瘠的弱苗田受干旱影响更重。
二、补水抗旱意见
当前小麦正处于灌浆初期,根系对水分比较敏感,灌水不当容易导致根系缺氧活力下降,补水抗旱应科学决策,因田因苗制宜,强化分类指导。优先采用喷灌、浇灌方式,要千方百计协调购买喷水、调度洒水装备进行补水,时间尽量在气温较低的傍晚至夜间及凌晨,避开白天高温时段;对田块平整、沟系配套且不具备洒水条件的田块,可采取沟灌洇水(要慎用),采用沟灌洇水要做到速灌速排,沟内滞水时长不超过6小时,切忌大水漫灌和长时间积水,灌水时间宜在气温较低的傍晚至夜间及凌晨,不能在午间及上午高温前进行,防止加剧叶面蒸腾失水和根系缺氧加速青枯死苗;对不具备上述两种补水条件的田块可采取无人机喷洒,时间宜在没有阳光照耀条件下进行,并注意增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采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增加水量、增加补水次数。
三、强化组织保障
各地要把抗旱保夏粮丰收作为当前农业生产重中之重。一是强化组织和资金保障。各地要抓紧调拨应急资金,用于购买喷灌设备和作业补贴,同时要调度如园林城管的洒水车等各种喷水浇水设施,支持农户采购抗旱浇水设施设备,支持有能力的大户服务周边农户,立即开展小麦田间补水作业。 二要调动镇、村主动性。要以镇为单位,全面摸排面积和旱情,统配各种资源和能力,有计划组织人员、设备,合理分工调配,加强技术指导,选择合适时间(夜间)组织喷水浇水洇水作业。三要提高工作效率。各地马上开始行动,因地制宜抢抓时间组织发动,务必于“五一”节前将缺墒小麦地块全部浇上一遍。后面根据旱情、苗情进行补水,努力减轻旱情损失。
来源:无锡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