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无锡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12 10:03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市城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高质量法治城管为目标,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一、扎实开展法治实践,夯实法治根基

  (一)抓好普法宣传。根据局八五普法规划,编制年度城管专业法宣传工作项目清单,细化阶段性普法任务和要求,制定年度普法工作方案,以加强精准普法、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治惠民建设、编发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普法工作。今年全市城管系统共开展普法活动、普法讲座715场(其中普法进企业、进商户326次),发放普法资料近2万份,发布典型案例47件,拍摄发布普法音视频13条。

  (二)推进信用建设。一是做好双公示数据对接,确保信用基础性数据准确无误。报送行政处罚信息3350条,行政许可信息702条。二是积极主动开展企业失信修复工作。加强失信企业修复培训,开展集中清理,助力企业修复失信记录,共办理信用修复1451件。三是做好信用建设宣传教育。结合城市管理普法工作,宣传诚信理念。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不断优化行政许可流程,以城市市容精细化、区域化提升为抓手,细化、实化事中事后监管,编制监管事项清单、制定监管计划。定期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监管数据及监管信息上报“互联网+监管”系统。活用信用激励措施,构建“执法+服务”融合模式,加强行业监管。

  (四)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一是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始终把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作为贯穿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主线,带领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进行常态化学习,研学党内法规和各项专业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二是严格落实依法决策,切实遵守“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要求,做到程序合法公正、决策透明公开。三是严格遵守党纪法规,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主动接受各方监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落实。

  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停车管理方面。牵头编制重点景区(区域)缓解停车难系列方案和措施建议,“一院一策”统筹缓解江大附院等重点场所和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协调解决市中医院东南门口出租车排队候客造成中南西路交通拥堵和鼋头渚景区樱花季周末、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停车拥堵等问题。

  (二)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推进分类设施建设,全市3324个小区已有3260个完成分类投放房建设,覆盖率98.1%。因地制宜推动落实16个试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投放管理职责,以点带面提升居民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建成大型可回收物分拣中心8个、大件垃圾处置中心7座,“投、收、运、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三)建筑垃圾处置方面。强化源头管理,全面开展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工作。完善运输体系,科学设置转运调配场,缓解终端处理压力。

  (四)环卫一体化作业方面。启动市区环卫一体化全要素、全覆盖评价,优化高架和高速高架出入口保洁作业模式,第一批42个区域性综合提升单元环卫保洁专项均通过验收,第二批48个单元检查结果均合格。全力推进环卫工人“爱心早餐”工程,全面实施安康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对环卫企业作业安全的警示教育培训。

  (五)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新改建项目《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运用覆盖率。系统推进城市微更新,协调推进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桥下空间利用提升、公共休憩座椅优化提升、“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打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文娱交流的“金角银边”。完成27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27座桥下空间利用提升,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共空间休憩座椅2551张。按照“便民又利民,干净不奢华”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公厕提升行动。

  (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指导规范疏导点管理,及时调整优化点位布局,提升各类便民摊、疏导点管理水平。支持指导部分地区开展废弃核酸小屋转营餐饮小屋和移动餐车提档升级工作。优化提升特色街区外摆位设置,全市设置湖滨商业街、小娄巷、周新老街等高品质商业外摆位27处,助力提升城市“烟火气”。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彰显城管执法力度

  (一)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多维度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一是深入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执法。根据省、市专项行动要求,开展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运输处置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二是全面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不断完善违建防控工作监督指导体系,持续做好存量违建拆除和新增违建快速处置工作。三是强化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设施执法监管。做好市级拍卖和论证的户外广告设施行业监管工作,加强恶劣天气下的设施安全监管,加大影响逃生、影响灭火救援的设施排查。

  (二)增强执法监督厚度,多角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城警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联动、协作、配合”的“城警联动”工作体系。制定案卷评查、档案管理、典型案例评选、文书使用等规范。二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执法。构建“互联网+行政执法”智慧城管办案系统,实现执法全过程网络化、自动化管理和监控,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统一行政执法办案标准。三是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及案卷评查。重点检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情况、执法队伍建设情况、法规文件执行情况、执法案件办理情况、专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行政执法创新。四是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城管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梳理排查相关行政执法问题,汇总排查梳理结果,形成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形成工作闭环。

  (三)一体推进“城管进社区”“联合执法进小区”。开展“‘先锋行动’进小区  牡丹花红绽河埒”主题活动,市局及各直属单位7个党支部与河埒街道10个结对小区党支部签订协议书,常态化深入社区、小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规范指导“联合执法进小区”,充分利用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城管工作室以及物业管理用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加快工作站点建设,累计建成工作站点206个,覆盖全市近75%的小区。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672场次,联合执法检查行动765次,受理居民咨询、求助、投诉等751件,解决小区热难点问题1363件,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四、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

  (一)抓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必修课,每月下发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篇目,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组织局领导班子和支部书记等“关键少数”开展专题读书班,深入研讨交流,提升学习实效,组织中心组学习研讨14次,开展党员大会21次,党小组会32次,讨论发言128人次。按时按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二)抓规范,优化队伍作风。制定年度督查工作计划和每月重点督查工作安排,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多种督查方式,对全市城管队伍人员管理、着装规范、作风纪律、工作效能等情况开展督查。制定年度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联合红十字会在全市各级城管部门中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救护技能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培训。举办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执法技能竞赛,在全省城管领域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团体第三,案卷制作单项全省第一,4名选手进入个人前十。

  (三)抓纪律,深化廉政教育。召开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观看专题教育片《铁纪护航、激浊扬清》。常态化对党员开展日常监督,开展谈心谈话,协助派驻纪检组做好驻点监督工作。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召开部署会、推进会5次,督导检查26次,谈话8人次。

  五、存在问题

  (一)审管执分离,执法措施难以弥补管理缺失。审批、监管和执法在一个部门时,各环节共同发力,职能履行相对顺畅。伴随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措施的推进,审管执分离的背景下主管部门服务和监管措施的缺失,产生的末端问题依赖执法解决,不利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推进。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审管执联动机制,完善案件线索移送、证据固定收集、专业技术认定和疑难案件会商会办等工作制度、标准和规范。

  (二)执法不规范现象仍然客观存在,执法能力有待继续提升。因各种原因导致案件未能按期办结,需要通过延长办案期限避免程序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案件制作水平有高有低,案件编号断号现象偶有发生,责令改正与违法行为性质不匹配等。要继续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

  (三)信用修复积极性不高,占失信记录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工作还相对单薄,执法办案的过程中还没有将信用建设、失信修复理念贯穿进来,对失信修复的机制还不够了解。客观上,企业对信用建设也不重视,甚至专门注册马甲用于处罚记录。应进一步加强信用宣传,增强信用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的供给,提高守信和信用应用的积极性。

  六、2025年初步工作打算

  (一)贯彻落实2个条例

  2025年,新的《无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无锡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将生效实施。一是要全面开展普法宣传;二是要开展权力清单动态调整;三是要及时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调整;四是开展法规配套政策的清理和制定。

  (二)加强执法监督和队伍监督

  一是加强法制审核。加强重要文件、合同、重大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工作,规范开展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工作;推动指导各业务部门在出台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文件时依据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二是加强队伍监督。持续巩固城管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果,排查整治执法不规范等问题;继续做好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全员轮训,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从执法实际、岗位需求出发,走出去、请进来,以城管大讲堂、专题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应急处突、舆情应对等知识培训。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创新执法监督模式,运用网上办案系统加强对全市执法案卷的检查监督。依托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进一步开发执法保障、教育培训、作风监督、绩效考核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功能,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信息保障水平。

  (三)强化信用工作

  一是强化失信修复工作。积极推进信用修复培训,主动对接企业,告知修复途径。配合市信用办,推进信用建设数字化运用,通过手机办理修复手续,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市民群众加强诚信自律, 积极参与诚信建设活动。二是加强信用信息运用。进一步健全、规范工作机制,细化量化信用信息归集,通过放管服平台系统建设,不断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基础,将失信信息和行政审批、双随机监管挂钩,使事中事后监管更加科学有效。

  (四)提升执法管理服务效能

  健全“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运行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在站点运行过程中注重收集社区书记、小区支部书记以及居民群众对各执法部门支撑保障的需求,推动各执法部门与社区、小区基层治理工作联系更紧密、响应更及时,为基层减负增效。整合分析市容问题信息采集、12345热线、民生留言板和市民“随手拍”等城市管理数据信息,研判高发问题、热点区域,密切部门联动,形成条块合力,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期”、解决在“家门口”。进一步利用多元媒介,组织参与丰富多彩的普法讲座、协商议事会及志愿服务等社区活动,推动“执法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共同绘就和谐宜居的美好图景。

来源:sfj_fzdyc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