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6 14:42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一部短剧带火一座城市,撬动一个产业。抓住短剧风口,无锡在发力。开年即起步,开局即冲刺。
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短剧招商恳谈会在无锡海归小镇举行,喜马拉雅、东方卫视、国际在线、央视频、华瑜国际、喜豹传奇、万合天宜等80多家重点短剧企业以及中信环境产业基金、斯坦福 FairIP、CMC资本、德勤中国战略客户中心等近20家投资基金代表齐聚一堂,龙头牵引、基金为媒,共同推动更多优质短剧项目落户无锡。
会上,无锡市大运河短剧计划正式发布,链主企业喜豹传奇总部入驻无锡经开未来园区,《大商无算》《计时相爱》《周新传奇》等十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取得短剧产业发展的开门红。
无锡市大运河短剧计划,聚焦文化故事化、故事短剧化、短剧国际化目标,深挖大运河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实施“剧本孵化、人才培养、品牌腾飞、剧作出海、链式集群”五大工程,通过创意改编、专业演绎、技术赋能、链式集聚,构建大运河主题短剧的创作、生产与传播体系,打造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底蕴、高度艺术价值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标杆作品,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项工程的实施,指向短剧产业实实在在的成果。比如,规划推出成品30-50部剧本,题材聚焦历史人物传奇、民间故事新说、非遗技艺传承、历史遗迹探秘等;邀请不少于50人次专业人才到无锡,开展采风、培训、创作;重点打造不少于10个“短剧+品牌”的行业升级案例;计划建成一个短剧出海基地,与国内外出海头部企业达成框架合作,通过基地出海短剧不少于100部等。
无锡与“剧”渊源深远。这座城市是现代剧中的“繁华地”、历史剧中的“真江南”,如今也是微短剧中的“白马股”。特别是在过去的2024年,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下,“全域”起笔抢滩微短剧发展先机:
4月
紧抓龙头,发布“喜莱坞计划”二期,“喜莱坞基地”落地滨湖。紧抓剧本源头,在无锡发布“网络文学IP微短剧创作扶持项目”50部。
6月
围绕技术趋势,举办无锡(京津冀)网络微短剧暨影视新质生产力产业合作大会,加大AI、大模型、AIGC等业态技术,华影智媒等一大批影视技术企业落户无锡。
7月
抢抓文化出海浪潮,全球最大营销传播服务集团WPP运营和交付中心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正式启用,科技园区+文化出海,让新质生产力更有新看头。
10月
围绕做大产业生态,赴微短剧之都西安召开微短剧专题招商大会,滨湖区现场发布微短剧相关专项政策,吸引头部拍摄团队落户落地。
12月
锚定顶层设计,借力中国文化计算大会,积极对接国家级短剧分发中心项目。
从“剧本工厂”到“全域矩阵”,从内容创作到投流生态,从影视科技到文化出海......微短剧产业,无锡始终步履不停、脚步铿锵,一次次的项目洽谈,推动一批次的项目落地,无锡已先后落地近千个微短剧相关项目,近两年,累计招引相关企业近300家,全年无锡新增备案拍摄微短剧近200部,同比涨幅达78%。《情深不悔,再爱难为》《流光鉴良缘》《双花镜》等34部短剧已完成制作,并在腾讯视频等主流平台播出。
“喜莱坞计划”一期催生的短剧《倾世小狂医》,上线后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荣登多个权威榜单榜首。推动短剧加速出海,由无锡企业华瑜国际参与出品的总台“剧看非遗”系列首部作品《釉色伊人》在无锡取景拍摄,在全球45个大屏端、媒体平台及短剧平台上映,海外浏览总浏览量超过5.3亿,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增添了新的活力。
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品牌、微短剧+上星、微短剧+AIGC,围绕产业链的风口前沿,无锡微短剧政策始终在发力加码。恳谈会的推介展现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感”:资金方面,除有市级1个亿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4个亿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基金以及专项的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外,还将加快制定“1+N”的市区联动微短剧相关扶持政策;资源方面,重磅推出《“太湖人才计划”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给予人才最高200万元的扶持,同时拍摄有外景联盟、制作有科技园区、发行有渠道流量,合力构建短剧生产的全流程服务链。
短剧产业发展的托举之力正在加码。经开区“短剧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将助力经开入局“短剧江湖”,易飞文化、星凝互动等“头部投流”将助力经开搏击“短剧长空”,基金小镇尚贤湖基金PARK、无锡国际会展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将助推微短剧全产业链在经开聚合发展、加速出海。滨湖区推出“剧亮影擎”等行动计划,开展了“跟着短剧游无锡”“微短剧合伙人”“文化金融超市”“微短剧英才”等一系列工程。未来,滨湖区将持续打造一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基地(喜莱坞中短剧基地、央视网(无锡)微短剧共创空间)、三中心(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艺术创作中心、网络文学IP短剧转化和交易中心、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百场景(微短剧拍摄取景地)的微短剧产业新布局,加速构建主体丰富、创作活跃、科技赋能、服务精准、健康有序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当短剧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精品化、高质量的下半场,无锡应当如何发力?如何让影视作品的“一时现象”变成长盛不衰的“在地文化”?这既是短剧产业发展的现实所需,也是“短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短剧产业既要引进来,更要落下去,要让微短剧和城市文化、市井生活结合起来,展现好城市的烟火气、青春范,通过短剧的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无锡、走进无锡、落地无锡,打造好搬不走的产业链!”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城市在与顶流的合作中成为顶流。世界知名球星C罗参演的《计时相爱》打上无锡印记;“由现象级爆款小说改编+爆款团队万合天宜制作”的横屏短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锡拍摄。
微短剧+非遗,《瑶歌引》《执壶先人来问路》《闺阁绣梦》等带货无锡。微短剧+民俗,惠山区《七月的风是甜的》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五批推荐剧目,为首部入选的乡村振兴文旅微短剧。《舌尖上的短剧》《周新传奇》等与无锡企业合作。一个个项目正加速落地无锡,在此地扎根生长。“未来,我们还将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融合新模式,营造跟着微短剧去‘打卡’的新潮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融合、政策加码、强势出海,微短剧这条长赛道,真正属于微短剧的黄金时代,正从无锡开启!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