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 农业生产指导 > 正文

无锡市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4-04065 生成日期 2024-07-22 公开日期 2024-07-22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据气象部门预测,受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影响,江苏省今年夏季局部地区发生极端性强降水和阶段性高温的几率增大。为有效预防和减轻极端天气对我市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指导各地切实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夏季蔬菜安全供给,实现增产增收,特制定本意见。

  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措施

  (一)田间管理

  1、加强环境管理

  一是适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膜通风换气,调节棚内温湿度,尤其是雨后放晴,要及时打开通风口,降低湿度,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二是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有条件的设施,要及时启用内外遮阳设备,或在大棚顶部外覆盖遮阳网,进行遮光降温。要加强遮阳网的揭盖管理,茄果类、瓜类蔬菜一般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遮阳降温,阴雨天和早晚打开遮阳网;叶菜类蔬菜可全天进行遮阳管理,在上市前3~5天打开遮阳网,增加光照,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和商品性。

  2、科学肥水管理

  夏季高温期,水肥供应要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原则,维持土壤湿度和肥料浓度稳定,促进根系生长。肥料选择上,要控氮增钾,适时增施镁、钙等中量营养元素,硼、锌、锰、钼、硒等微量元素。使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高效水溶肥替代常规肥;对根系或植株生长相对较弱、果实负载高的蔬菜,可补充氨基酸、腐殖酸类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或结合叶面追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水分管理上,结合天气、长势与土壤等情况进行,采取小水勤浇,时间宜选在清晨,可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降低土壤温度。

  3、合理植株调控

  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吊蔓、绕蔓、落秧、整枝、打杈,及时去除黄叶、老叶、病叶。适时摘除顶心和侧芽等,保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促进通风和植株平衡生长。摘除畸形果,提高商品性。高温期番茄等花粉量少活力差、坐果困难,可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

  (二)休耕期管理

  充分利用夏季高温对休耕期棚室进行土壤消毒和培肥,防控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为下茬蔬菜种植做好准备。一是土壤消毒。设施棚室全面推广应用高温闷棚技术,针对酸性土壤,要在高温闷棚的基础上,参照《设施土壤石灰氮应用技术规程》(DB32/T 4277-2022),应用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每亩均匀撒施石灰氮50~60 kg、碎稻草或麦秸500~600 kg,秸秆可切段4~6 cm;然后深翻20~25 cm,将石灰氮、秸秆、土壤混匀,起垄高30 cm,宽60~70 cm,增大土表面积;垄上覆盖白色地膜,确保地膜全覆盖,向垄间灌水,压紧封闭地膜四边,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密封棚室,白天地表温度达60~70℃,20 cm土层温度达40~50℃,闷棚15~20天;然后打开棚室,揭去地膜,通风10~15天。二是微生物菌肥(剂)活化。土壤消毒后,添加有益微生物菌肥(如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使土壤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与改善,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二、露地蔬菜生产管理措施

  一是选择适宜品种。特别是小白菜等速生叶菜类,要选用耐高温、耐旱、耐涝的品种。二是加强植株调整。针对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要提早搭架,及时进行整枝打杈,清除老叶病叶病果,增加通风透光。三是加强肥水运筹。瓜类、茄果类等果菜类蔬菜坐果后,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采收1~2次要每亩追施水溶肥10~15 kg。同时,根据植株长势,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止植株早衰。

  三、蔬菜防灾减灾措施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根据天气预测预报信息,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预案,提醒广大农户做好生产物资储备,组织生产主体落实技术措施,切实减少因灾受损,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均衡。

  及时提前清沟理墒,防止发生渍害;提前检修设施设备,更换老旧骨架和破损薄膜,加固大棚,密闭通风口,防止大风损坏设施;若风力过大,可直接破膜保棚,减少损失。

来源: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