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正文

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4-00953 生成日期 2024-02-21 公开日期 2024-02-28
文件编号 锡政发〔2024〕2号 发布机构 无锡市人民政府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下载
内容概述 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机遇,把握未来产业战略引领、前沿交叉、创新颠覆等特性,引领新需求、激发新动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4〕1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23〕104号)等精神,进一步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紧密围绕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紧扣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前瞻布局,系统构建“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构筑无锡新型工业化竞争新优势,将无锡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二)发展路径

  ——坚持创新发展战略。紧跟基础科学领域创新突破,把握未来产业新属性,形成发展新思路、工作新举措,不断拓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打造产业“观测站”,引育创新“新物种”,选树骨干“升旗手”,提供金融“强支撑”,驱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制造业主战场。以“制造业的未来化跃升、未来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强化制造业作为未来产业核心应用场景的地位,加快前沿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加速制造业降本增效和升级换道,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创新标志性产品和知名品牌,推动制造业非线性“升维”发展。

  ——强化双向赋能发展。充分发挥供给与需求双向赋能作用,引导前沿技术创造新产品,落地新场景,培育新市场,促进未来产业领域产业化、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加快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打造跨界融合大场景,引导未来产业高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7年,建成未来产业特色园区不少于15个,培育面向未来产业的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8个,培育未来产业头部企业10家、未来产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科创“新物种”企业15家,引育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15个以上,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到2030年,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完善,建成未来产业特色园区不少于20个,打造50个左右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不少于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未来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链主”企业,未来产业规模超万亿,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二、布局推进产业赛道,构建特色发展体系

  紧跟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把握重大创新成果,立足“465”现代产业集群5大未来产业,细分发展赛道,拓展发展方向,构建我市未来产业“5+X”特色发展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一)深化5大未来产业主赛道

  1.通用人工智能。依托江南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重点龙头企业构建高效的产学研协同体系,开展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大数据处理与深度挖掘、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支持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建设智能超算中心,加快雪浪算力中心、马山算力岛建设,支持突破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加强通用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等领域应用。

  2.量子科技。面向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方向,高质量建设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等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开展量子材料工艺、核心器件和测控系统、量子密码、量子算法、量子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并在硅光子、光通讯器件、光子芯片等器件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应用。

  3.第三代半导体。支持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重点突破第三代半导体单晶材料生长、超硬晶体材料切割等量产化核心技术和面向第三代半导体的特色封装技术,鼓励龙头制造企业积极布局宽禁带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技术,全面提升碳化硅和氮化镓衬底、外延单晶材料制备技术能级和量产规模。前瞻开展锑化物等窄带半导体和氧化镓、氮化铝镓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创新一批第三代半导体高价值产品,打造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高地。

  4.氢能和储能。建设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协同平台、同济大学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加强先进氢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重点突破低成本高效绿氢制备、氢能储运设备、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等产业链重点环节,推进交通运输、能源、新兴及交叉等领域氢能示范应用。推动构建先进储能技术、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储能系统与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突破超导储能、液态金属储能、固态电池储能、氢储能等一批前瞻性技术,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实现新型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需求侧全场景推广应用。

  5.深海装备。聚焦深海运载安全、深海通信导航、深海探测作业等研究方向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开展海工装备基础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打造载人潜器、海洋空间开发装备、深海空间站、海工专用设备、自主化智能控制器与动力系统产业链。加快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船海洋探测技术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东南大学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联合建设深海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深海装备创新高地。

  (二)拓展X个未来产业新方向

  1.低空经济。依托宜兴丁蜀通用航空产业园、梁溪科技城等低空经济产业载体,推进低空航空器相关的电池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航空级碳纤维机体等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加快无人机小型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中型起降场、大型起降枢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直升机起降平台等低空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应用5G、北斗定位导航、ADS-B基站等天地一体化通信技术。探索无人机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拓展空中游览、飞行培训、航拍航摄、空中赛事等低空运营活动,推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

  2.人形机器人。充分发挥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现有优势,依托省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型协同运动与控制算法、多模态感知与环境建模、云边端一体计算架构、通用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支持重点企业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低成本交互型、高精度型等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提升整机产品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推进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基础部组件、软件创新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3.商业航天。围绕整机制造(箭、星、发动机)、组件配套、航天材料、卫星应用四大领域持续发力,打造“造箭用星”产业格局。建好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开展大推力可重复使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商业载荷返回舱等研发生产,突破火箭垂直回收、载人亚轨道旅行、空间碎片清理等关键技术,加速产业化进程,依托梁溪、惠山空天产业园做大做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机载设备等环节,带动空天装备、卫星火箭等产业发展,推动卫星+物联网融通应用,打造商业火箭、卫星研制到卫星应用的商业航天完整产业链。

  4.元宇宙。加强机器视觉、脑机接口、类脑计算、新型显示、AR/VR、全息影像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高性能虚拟现实专用处理芯片、操作系统、开发框架等核心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依托国家软件园、微纳园、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雪浪小镇未来园区等特色载体,集聚一批核心软件、智能芯片、传感设备、脑机接口等领域链主企业,加速近眼显示、交互终端、数字工具、系统集成方案等重点产品开发,深化工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文旅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医疗元宇宙、治理元宇宙等场景应用。

  5.合成生物。开展人工生命元器件、人工基因组设计合成、生物体系设计再造、高通量技术等基础研究,支持企业加快基因编辑与检测、基因组合成、生物元器件设计与组装、底盘细胞构建和定向进化等技术突破,推进合成生物高端仪器研发和产业化装备的数智化和国产化,加快形成合成生物学高效研发平台。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消费品、先进材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新型疫苗、医学诊断试剂及酶、医用材料、抗衰与康养、特医食品、生物燃料等重点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

  6.高端膜材料。面向高端锂电、碳捕集封存利用、集成电路、信息电子等高端膜材料应用领域,依托锡山新材料产业园、宜兴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发展载体,集聚产学研资源,推进膜材料基础结构设计和原料自主化能力提升,突破高端分离膜技术,研发攻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专用树脂、体外膜肺氧合器用中空纤维膜、5G/6G天线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膜、高导热石墨烯薄膜等原材料及成膜技术,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和产业化。

  充分把握基础科学前沿,瞄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大领域,深度挖掘行业应用需求,推动基础科学创新成果和新需求、新市场快速转化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动力,不断丰富“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三、加强区域协同,实施六大发展计划

  按照“差异发展、协同联动、点面结合”的理念,依据板块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特点,统筹全市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错位竞争,进一步强化未来产业主赛道,持续加力未来产业新赛道,立足现有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推动形成精而强的未来产业集聚。聚焦基础研究、主体培育、融合应用、人才支撑、开放合作、生态优化,加速未来产业“服务化、产品化、产业化”发展,实施“强基”“领跑”“成林”“雁阵”“并肩”“优化”六大发展计划,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一)实施技术“强基计划”

  1.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加强与国家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研究计划的衔接,深化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等院校未来学院合作,建立符合未来产业应用基础研究规律的团队组织与运行机制,打造未来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网络,组建重点实验室研发矩阵、示范性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应用创新联合体。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5家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到2030年,培育不少于15个面向未来产业的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首次获批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的企业(单位)按规定分档择优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2.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用好“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充分发挥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在未来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高风险的原创性研究。对在无锡布局的国家实验室(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省实验室,按照“一事一议”方式予以长期支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深入调查研究未来产业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综合运用竞争择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到2030年完成不少于20项关键技术突破。鼓励在锡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建设、专利申请,充实未来产业技术标准化路线无锡生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3.强化技术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江南大学、无锡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超算无锡中心等在锡高等院校和大院大所的核心能力,在未来产业方向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合作,共同争取更多的重大基础和前沿科研项目,探索“就地转移”“引进转移”等科技转移模式。鼓励支持高校院所开展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鼓励政府投资基金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二)实施应用“领跑计划”

  1.加强应用场景设计。研究成立未来产业场景应用促进中心,加强场景应用清单梳理挖掘与发布,探索“未来场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设计机制,推动应用场景实测、市场验证和市场推广。强化技术驱动类、业务驱动类、集成应用类等场景建设,支持底层技术跨界示范应用,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实现不同场景协同联动。积极打造国内领先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应用基地,推动未来产业试验场,建设未来工业、未来商业、未来农业、未来交通等标杆示范场景。(责任单位: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在关键性未来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支持高新区与创新型园区、企业等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到2030年,建成50个以上融合应用场景,促进未来技术迭代更新和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城市管理、车联网及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空中交通等重大应用场景落地,推进应用场景之间的融合,遴选优质未来应用场景,加大全域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加快应用商业闭环。依托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大会、雪浪大会等重点平台,积极举办未来场景应用发布会、供需对接会,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与市场需求形成有效衔接。持续推进政策创新,支持一批未来技术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获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eVTOL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行业管理部门优先运用未来技术强化行业管理与服务,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开拓商业化应用场景,到2030年落地不少于20个成熟的商业运营场景。(责任单位: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三)实施骨干“成林计划”

  1.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各板块围绕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主动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20个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并完善落实整体功能定位、风格控制、生态环境影响、公共服务配套等内容,推动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在园区内率先落地。重点聚焦未来产业“新物种”企业、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不断加大招引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态势。重点打造一批高能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深化与太湖实验室、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低空经济产业联合实验室等在锡大院大所合作,搭建“特色园区-孵化器-加速器”未来技术孵化链条。对聚焦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园区予以招商、培育等方面重点支持,对获评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的运营主体,择优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2.强化招引培育力度。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基础科学突破,着力强化未来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园区主观能动性,突出体现国企担当和作为,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模式鼓励未来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招引全球领先的主导型企业和创新团队。抢抓央企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契机,积极对接各大央企和科研院所,加快在锡布局落子。引导和鼓励现有企业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支持企业牵头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具有高成长、爆发式、自组织、自成长特性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梯队。鼓励“465”现代产业集群各相关产业成立“拔尖”股权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各集群前沿未来领域重点企业培育。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5家未来产业“链主”企业,培育30家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核心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3.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依托无锡市科技产业创新协会等组织,通过推动未来产业链紧密协作,建立健全大中小企业深度协同、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信息联通、订单共享、产能对接、品牌共建、高效协作。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基地,支持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未来产业资源要素流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四)实施人才“雁阵计划”

  1.完善人才政策。结合未来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优化“太湖人才计划”相关政策,精准引进未来产业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人才发展高地。对未来产业全球高端紧缺人才,按照有关政策在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各类人才在锡安心发展。(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

  2.加强人才引进。面向未来产业战略急需技术领域,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意见,组织“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太湖人才峰会”“百企千才高校行”等活动,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加大人才和研发团队的招引力度。到2030年引进不少于40个以上未来产业领军团队。根据有关政策,对重点企业新引进的关键人才予以奖励,加快组建核心研发团队。将顶尖科技人才领衔项目纳入重大项目范围,“一人一策”配置工作专班和创新资源。(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

  3.强化人才培育。实施未来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江南大学、无锡学院、无锡太湖学院、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等在锡高校建设未来产业相关领域院系、专业,培育未来产业方向专业人才。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校企联合实训中心,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未来产业领域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到2030年平均每年培育未来产业人才1000人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

  (五)实施合作“并肩计划”

  1.积极融入区域未来产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跨国、跨省市、跨产业链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依托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上海大都市圈、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未来产业发展,协同布局高水平的“创新矩阵”,与香港、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深度合作,加强未来产业、技术对接交流,密切加强与重点央企、头部企业对接,组织赴重点地区开展产业推介和供应链对接等系列活动,构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协同发展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2.推进全方位国际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合作机制,打造高能级创新“国际联盟”,不断提升未来产业对外开放合作发展能级。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动态调整全球创新合作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未来技术自主创新,探索未来产业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未来生命健康大会、国际设计博览会、新能源大会等平台作用,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大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3.支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海内外专业机构、商会、协会组织以及知名企业的交流对接,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竞争合作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支持本地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吸纳各类未来产业高端资源。主动承接海外优质创新资源转移,大力支持国外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鼓励中外机构合作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研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六)实施生态“优化计划”

  1.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到2030年建设不少于30个面向未来产业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标准制定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法律、会计、税务、标准、产权、咨询、培训、展示、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积极参与产业标准化工作,推动建立国内、国际产业标准化组织或联盟,引导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无锡分中心等机构在未来产业方向设置专门知识产权服务分支机构。支持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引导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集群促进机构发挥作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2.优化科创金融服务。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信贷保障,引导无锡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投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引导市国联集团、市产业集团等市属企业面向未来技术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未来产业相关领域,鼓励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小投早,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投资未来产业企业的投资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3.加强数据、算力支撑。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体系和宏观调控机制,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引导和加大公共数据向未来产业开放共享力度,鼓励行业数据开放,提升数据要素对未来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的支撑作用。探索开展公共领域数据授权运营,依法依规为未来产业企业使用相关数据提供便利应用。推进算力与未来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算力券等方式加大对未来产业企业的支撑力度,同步提升无锡算力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四、强化保障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465”现代产业集群各专班作用,完善以市领导担任链长的“链长制”高位推进未来产业在各新赛道布局培育。增强超前意识,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各产业集群衍生出的重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制定行动计划,细化年度工作任务,切实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级资源,加强市区协同、部门联动、国企担当,明确推进举措,落实各项任务,统筹区域布局和要素保障,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组建市未来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外脑支持。(责任单位: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加大政策支持

  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算力、能源、数据、运输经营资质等政策。研究制订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建设、应用场景开发、重点项目落地的支持力度,鼓励各板块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鼓励开通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和低空物流配送航线,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装备首台(套)、科技创新券、创新产品推广等政策。鼓励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审评审批制度赋权改革试点,适当放宽未来产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准入,在应用场景内先行先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三)推动机制创新

  积极联合市场主体和权威机构,探索组建未来产业“前哨观测”机构,协同各类产业发展要素,支撑未来产业招引与培育。创新重大项目领导挂帅机制,强化统筹推进,引导多元创新、主体创新。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动在锡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协同合作,支持民营企业聚焦未来产业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进一步放权赋能、强化创新容错,松绑除障,确保科研人员在未来前沿大胆探索。〔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四)强化动态评估

  健全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突出体现在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完善未来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定期发布未来产业统计信息,动态分析评估产业发展态势和核心指标趋势变化,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创新针对未来产业的评估方式,积极引入行业权威机构参与。(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

  (五)加强氛围营造

  按照包容审慎原则,统筹监管和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新兴领域发展,探索企业创新失败退出机制。采用多元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解读,加强宽容失败、鼓励创新政策的宣讲和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承办各类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研讨会,推进人才、企业交流碰撞。加强场景建设,加大试点应用、创新示范案例总结和经验推广的力度。深化科普教育,让更多未来科学种子孕育发芽,为未来产业持续发展筑牢基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附件:1.无锡市未来产业“链长制”分工表

             2.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建设任务分解表(到2027年)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无锡市未来产业“链长制”分工表 2.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建设任务分解表(到2027年)

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