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4-01-18 15:16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回眸2023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责任担当,“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无锡现代化建设图景越来越清晰

  全力以赴扩需求、强实体、促创新、惠民生、防风险、抓落实,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越来越稳固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1.5万亿元、增长5.8%左右,人均GDP有望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5.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增幅居全省首位。

  民生幸福画卷的底色越来越厚重

  扎实推进“十百千”工程,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近80%,停车管理、物业服务等难题加速破解,加装电梯实施数和竣工数跃居全省首位,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和藻情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

  成绩和荣誉是对奋斗最好的肯定

  无锡“中国企业500强”等四张榜单入围企业数继续全省领先,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实现全省“十一连冠”,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六个方面主要工作成果

  ●在精准发力中实现经济稳定向好。入选省重大项目数连创新高、投资完成率178.2%、全省领先,新开工竣工重大项目数均创近年新高。启动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63家、全省第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2家、升至全省第二。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5500亿元。

  ●在系统施策中做强现代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51.8%。华虹二期、中车IGBT等百亿级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规上企业产值增长30%。创建各类智能制造标杆1900余个。

  ●在实战实效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2453家、6310家。“奋斗者”号完成极限深潜,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运行。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7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至3.4%。

  ●在与时俱进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无难事、悉心办”锡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三提三即”改革助力421个项目审批提速。市属国企营业收入保持全省首位。进博会成交额全省第二。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工程投用、国际快件量全省第一。

  ●在内外兼修中展现美丽无锡风采。锡宜高速改扩建、长江隧道南接线等市域一体化道路全面开工,快速中环南线基本贯通,地铁6号线、硕放机场配套设施工程开工建设,锡澄S1线开通在即。改造老旧小区1053万平方米、全省最多。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历年最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太湖无锡水域湖心区近年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

  ●在直面关切中改善提升民生福祉。“微幸福”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办结满意率100%,“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办理群众诉求3.1万件、建议超5000条。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行动、“锡心医养”社区居家服务行动分别覆盖30万人、70万人。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31所。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揭牌成立,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基层医卫机构医联体全覆盖。业委会或物管会覆盖率提升20个百分点。

  展望2024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目标、奋发进取,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45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际使用外资38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定范围内,节能减排、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粮食产量保持基本稳定。

  实现目标,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闯劲。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抓紧干、拼命冲、奋力闯,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挑战,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始终保持一切唯实的干劲。坚持宏观思维、中观思路、微观操作相衔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一致,认真顶真推动各项工作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

  ●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韧劲。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产业为基、创新为要、企业为根、项目为王、环境为金,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中央决策意图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付诸行动、见之成效。

  ●始终保持一心为民的亲劲。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设身处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永葆忠诚之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落实上、体现在工作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

  严守法治之规。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在制度中约束、阳光下运行。

  昂扬奋进之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扎实调查研究,始终保持“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事不避难、定了就办、办就办好。

  弘扬清廉之风。坚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推动政府过紧日子常态化。

  重点做好9个方面工作

  1、聚力稳定经济运行 坚决当好重要压舱石

  夯实企业支撑。加强“链主”型企业、头部准头部企业引育。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以上,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100场以上。

  做大项目增量。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5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新备案超10亿元项目80个以上,市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110个、竣工100个。落实促进民间投资12条措施,努力让民间资本愿投、敢投、快投。

  激发消费潜力。倾力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水上消费。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恒隆二期、K11购物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强化金融赋能。推动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突破5万亿元,力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2%。力促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全省前列。力争年新增注册基金超千亿元。

  2、聚力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育强创新主体。招引落地科技型企业1万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500家、布局建设企业主导牵头的市级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组建生态型、任务型、平台型创新联合体10个。

  建好载体平台。扎实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完成梁溪科技城、蠡湖未来城等新城投资170亿元以上。加快创建国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创新中心。

  优化科创生态。实施产业前瞻及关键技术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00亿元。新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

  3、聚力强链补链延链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提优整体竞争力。推动“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建设走深走实,建设认定特色产业园区15家以上。支持引导轻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企业加快向技术工艺高峰攀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海外全球化布局。全力抢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提高全局显示度。高标准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持续引育落地芯片设计、IDM、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和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做强创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特殊食品等特色优势。力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增幅达10%。规划建设超充站快充站4000个、建成3公里汽车充电服务圈。

  提速推进数字化。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2%左右。加力实施数字化免费诊断、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实施20个年度重点场景。培育数商120家以上。

  4、聚力深化改革开放 全力畅通内外双循环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开功能区建设。打造50个重大产业集中连片区、50个新型工业集约聚合区。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落实好市场准入、要素保障、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举措,力促民营企业增强信心、放手发展。深化“一网通办”“三提三即”等改革,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完善“三专班一平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专业服务、增值服务。

  提升开放发展能级。落实建设世界聚合力双向开放枢纽无锡行动方案。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引导优质外资企业增资扩能、利润再投、延链补链、提升能级。务实推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着力争取设立自贸试验区无锡片区。

  5、聚力优化空间布局 切实增强综合承载力

  融入区域一体发展。落实接轨上海大都市圈行动方案,深化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推进苏锡、锡常协作示范区建设和锡常泰跨江联动发展。

  完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地铁4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和锡宜S2线建设。加密“通江达海”内河集装箱航线网。力争硕放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分别达920万人次、14.5万吨。推动中欧班列扩能提效,实现内外贸笼车班列常态化运行。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00部以上,实施改造109个、42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实施30条背街小巷和25座桥下空间提升改造,新改建公园游园50个。实施自来水厂工艺改造、直饮水入小区等试点工程,完成二次供水改造项目100个。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新建和改造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推动规划发展村庄全部启动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力促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800万元。

  6、聚力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擦亮生态高颜值

  守护太湖碧水安澜。实施年度投资超百亿元治太项目,建成27块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加快蠡湖及其32条支浜水环境治理,完成太湖、滆湖清淤520万立方米。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毫不动摇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稳定消除劣Ⅴ类河道和黑臭水体。强化PM_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85%以上。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科技产业园等建设。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60个以上,新增绿色制造标杆不少于35个。加快太湖植物园、太湖自然资源博物馆建设。扎实推进江阴、宜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

  7、聚力文化强市建设 更好塑造名城新形象

  推动文化传承赓续出新。深入实施江南文脉“四个一百”工程和无锡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推进《无锡史》编纂和“百宅百院”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工程,高质量建设大运河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推动文化事业普惠出彩。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乡贤文化交流中心等建设,组织“无锡国专”纪录片等作品摄制,办好太湖文化艺术季、城市艺术季、全国民族器乐展演、首届中国公共艺术大展等重点活动。

  推动文化产业硬核出圈。加快“两山一湾”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百匠千品”非遗传承创新工程,支持紫砂、泥人、精微绣等传统文化精品创意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生态聚合进一步提升打造地标性数字电影产业园,争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8、聚力推进共同富裕 携手创造幸福好日子

  多元拓宽富民渠道。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扎实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全民参保扩面专项提升行动。落细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全力打造教育强市。开工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4所、幼儿园9所,加快4所优质高中建设步伐。开行、优化学校定制公交线路30条。实施本科高校“333”建新提质工程,深化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市校合作。建设10所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

  加快建设健康无锡。加快市妇儿中心建设。进一步夯实分级诊疗体系,启动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办好无锡马拉松、世界跆拳道等赛事。

  精心呵护重点群体。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0家,确保镇街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新建、提升社区助餐服务点50家。

  9、聚力加强基层治理 织密筑牢城市安全网

  紧抓不放安全生产。加强危化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隐患排查,坚决防范事故发生。深化实施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和实战演练。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持续加强集宿区人口管理。推动住宅小区业委会或物管会覆盖率提高到70%。加力攻坚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停车难题,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

  切实守护安定和谐。抓好欠薪、就学、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民族宗教事务现代化治理能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