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无锡 · 春之声

发布时间:2023-01-12 13:26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1月的无锡,春意萌动、朝气蓬勃。

  太湖边红嘴鸥的欢快啼叫,工地上不绝于耳的隆隆机声,菜市里高低起伏的人声鼎沸,商场热闹喜庆的音乐里夹杂着顾客的笑谈声,地铁站点又充斥着上班族们匆忙的脚步声……

2023011214411478520428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扣人心弦——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2023年无锡两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今天胜利闭幕。四天时间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总结经验、擘画蓝图,共商无锡未来高质量发展大计。

  一句句,一声声,汇聚成奋进的激昂乐章。

2023011214411429907292

  这是铿锵的旋律

2023011214411422232583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如鱼得水”的最佳营商环境。

  无锡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当天,市委书记杜小刚这段掷地有声的讲话刷屏网络,也为新一年的发展埋下铿锵的伏笔。

  全市企业家无不感到振奋和自豪。

  “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创业者真情、真心、真力的尊重和关爱,我感受到了!”

  “我对企业的未来更有信心!”

  企业家兴则经济兴。

  一座闪耀的城市,必然有一群充满激情与干劲的企业家。

  杨氏兄弟、荣氏兄弟、周舜卿等老一辈锡商们的艰苦创业,为无锡这座百年工商城打下深厚的基础。“新生代”锡商们接续奋进,挑起坚守实业的大梁。

  去年,无锡“中国企业500强”等四张榜单入围数保持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万亿元,外贸进出口超11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2家、其中A股10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1家、数量全省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10662家、5547家、88家,增幅分别达49.4%、20.4%、175%……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企业家们的贡献和付出。

  在无锡,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绝不是一句口号、一种姿态。

2023011214413613760869

  以去年的两个重大项目为例。

  2022年12月,百亿级吉利高性能电驱项目历经352天加速跑,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2022年9月,位于新吴区的中欧低碳产业园产业集聚区项目五证连发、拿地即开工

  政府部门的“保姆式”“一对一”服务专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项目建设“不停步”“快起来”。

  自2020年起,我市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无锡企业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

  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与企业家围桌而坐,零距离倾听企业家心声,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

  除此之外,无锡持续打响“无难事、悉心办”和“有事必到、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为企业在锡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佳服务、最强保障。

2023011214413663521417

  2023年,无锡将继续肩负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打响“经济强”这一无锡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王牌——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把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把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同提振发展信心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兑现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研发更多“锡式”惠企措施,整合形成“政策包”“工具箱”,全面提升市场信心、行业信心、社会信心,让各路企业家大显身手、各显神通,让敢想敢为、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精神,在无锡这片丰厚的实业沃土上灼灼其华、大放光芒。

  这是澎湃的节奏

2023011214413663709762

  打好太湖湾科创带、太湖实验室、太湖人才计划等科创“太湖牌”,让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在山水和楼宇间熔铸成强大引擎,牵引无锡产业“复兴号”巨轮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每一座向上的城市,都在不断升级拓宽自己的科创版图。

  市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

  去年,太湖实验室与天津大学联合成立深海传感技术中心,牵手华为打造联合创新实验室,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科创朋友圈越来越大,创新资源配置越来越强。

  在市政协“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组专题讨论上,委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制造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找到智能制造下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的新路径,是我们亟需突破的关键”

  “解决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必须更大力度推动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建议打造像‘珠海航展’那样的品牌”

  “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应的政策、对策和措施”

2023011214420985987545

  科技创新的主力是人才。

  市人大代表、无锡学院校长张永宏认为,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一流大学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无锡学院坚守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持续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以及数字经济四大学科集群,车联网产业学院获批2022年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为美丽无锡建设聚智赋能。

  立足本土精心育才、放眼全球精准引才,去年,无锡再度给予领军团队1亿元顶格支持,无锡市人才集团正式授牌成立,近1200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公开选调,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城市初心愈发彰显。

  会场内外,一个个话题被热议。

  各种声音正形成共鸣,期待科创破浪前行,人才近悦远来,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3011214420998345966

  如何打好科创“太湖牌”?如何让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在山水和楼宇间熔铸成强大引擎?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给出了明确答案——

  围绕“465”现代产业体系,按产业集群分类建立推进专班,建强“3010”重点产业链,出台各产业集群及首批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快发展物联网,做强智能传感器和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感两网”,建强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持续巩固提升产业领航之势;

  聚力打造15家集聚度高、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9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会同东南大学实体化做强无锡校区微电子等整建制学院,支持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无锡学院、太湖学院提升办学层次;

  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200个以上,推出国际人才公寓9000套(间)以上,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

  一座科技力满格、“锡”引力爆棚的城市跃然纸上。

  这是优美的乐章

2023011214420957520944

  将文明镌刻在城市精神最深处、浸润于美好生活底色中,让自信和友善写在每个人脸上,把关怀和爱心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使“最美的风景”和“最美的人”相互成就、相映成辉。

  无锡依湖而兴,因水而美。“太湖明珠”,是她最美的名字。

  2022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创下近年来最好水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现身大溪港湿地,就是对太湖良好生态的最佳佐证之一。

  接下来,如何让这份水韵之美更长久?新的一年,无锡将开展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年度完成投资超100亿元、生态清淤280万立方米;实施新一轮美丽河湖行动,新建成美丽幸福河湖360条。

  对此,市政协委员、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刘敏婵也建言,健全完善河长制,相关部门及地区协同推进机制,为高质量实现“两个确保”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太湖流域形成污染共防、流域共治、生态共享的大格局。

2023011214424396840539

  一座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城市,一定是细微处特别见精神、特别有韵味的城市。

  2022年,在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下,背街小巷干净整洁,街角公园便民休闲,桥下空间有趣好玩,“席地而坐”城市客厅让市民流连忘返……

  一个个新概念的引进、一组组新方案的尝试,都是无锡执起的那一根城市治理的“绣花针”,绣出了城市品质品位,绣出了市民的“会心一笑”。

2023011214424347308097

  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无锡还将推出更多能够席地而坐、移步换景、自在有趣的城市公共空间,增添城市烟火气,增加市民好去处,让“抬头无锡蓝、四顾生态绿”成为生活日常,让太湖明珠更加流光四溢。

  这是幸福的赞歌

2023011214424324607762

  “万家忧乐到心头”,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必须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无锡,从来都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一直以来,无锡全力奔跑在谋民利、促民富、解民忧、纾民困、顺民意、惠民生的路上。

  2022年,341台加装电梯拔地而起,160余万户燃气用户家中换上了更安全的“管阀”。

  无锡通过“微幸福”民生工程专项征集渠道征集民生事项1759件全部完成,满意率100%,“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按时办结率100%。

2023011214430020917962

  去年,无锡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奥体中心、太湖植物园、市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无锡交响音乐厅等纷纷开工建设。

  让人民群众举手赞成、咧开嘴笑的事情,正越来越多,一件件、一桩桩,汇成了最动人的幸福旋律……

2023011214430174108389

  而“稳稳的幸福”,一定来自强大的守护。

  三年疫情,让所有人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健康是一等一的大事。

  1月8日,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全部纳入综合保障,原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扩大至所有医疗机构,这是2023深化健康无锡建设的良好开局。

  为了深化健康无锡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举措,给足市民安全感:

  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行动和医疗科技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做实做优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医联体医共体紧密型实质化运作,提档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和远程医疗……

  沿所指方向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奋斗创造奇迹 团结产生力量

  让无锡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这些坚定、暖心的声音,带着态度和温度,给全市人民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从这一曲昂扬的“两会”和声中,我们感触到无锡发展的强劲节拍,与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美妙韵律同频共振。

  春日的序曲在奋进的时光里响起。

2023011214435791127994

  无数双勤劳不辍的手勠力同心,共同谱写面向未来的“春之声”。

  那是冬去春来的郑重承诺,也是一座城市的梦想宣言。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