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科创竞速!无锡以太湖湾科创带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最强大脑”

发布时间:2021-11-08 16:45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11月7日,致力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无锡市滨湖区举行2021太湖湾科创带滨湖发展大会暨院(校)地合作大会,大会共签约4个重大合作项目、9个院地合作协议和66个重大产业项目,涵盖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进一步助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总投资达到了545亿元,创历史新高。

  信心:“最强大脑”,提升决策“前瞻性”

  “作为创新资源集聚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滨湖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在科创带建设中挑最重的担子、当最强的先锋!”在真情“3月宣言”发出后,8个多月来,致力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的滨湖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在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等科技硬实力建设的同时,也不断通过“区领导挂钩驻区高校院所”、“科研干部院所淬火墩苗”等推进“院地亲密度”的软实力建设,联合探索“企业出题、院所出智、协同破题”的创新机制。

  持续紧盯院所、高企和人才三个关键要素,推动院地合作切入点不断增多。今年以来,滨湖先后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公安部交科所等院所签订战略合作,通过共建技术转化中心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人才和团队招引上,出台“滨湖之光”3.0版人才政策,对领军团队最高资助1000万元;对顶尖人才团队和紧缺人才引进实施“一事一议”方案,最高资助1亿元。8个多月来,硬科技、软实力之间相互助力,加速赋能。

  48.2%,71.81%,9.13%。前三季度,滨湖区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增幅、高新产值比重、技术合同成交额比重等三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后两个指标分别比全市平均高出了23.16和5.03个百分点。

  在高企招引上,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9个月新增622家,其中科技型企业390家,占比达到63%,再创新高。科创助力,前三季度,滨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5.7亿元、增长20.9%、全市第一,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增幅超25%。一系列“第一”科创数据不断涌现,滨湖独特的科创引力也在加速释放。

  先主动走下去,再热情请进来。这次院(校)地合作大会,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船七〇二所、公安部交科所等6位驻区院所负责人被聘任为城市发展顾问,致力为区域创新发展“问诊把脉”,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城市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

  前后8个月,“一来一去”的双向互动极富巧思,更多的“最强大脑”必让这片湖湾拥有更可期的未来。

2021110810033769161210

  决心:全面融入,加速区域“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各地合作交流进入了更广阔的空间。

  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有关部署,为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草案)10月28日正式对外发布,一条重要内容是推动建设和完善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共享。

  11月1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带队赴长三角发展龙头上海考察学习后表示,无锡要和上海紧密携手、相互赋能,推进高端产业对接,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这次太湖湾科创带滨湖发展大会上,滨湖正按照无锡市委刚刚提出的要求,加速“全面对接上海、深化科技创新协同”,三次“牵手”上海,分别与上海交大、中核科创园、上海保险交易所签订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项目、科创飞地共建合作和上海保险交易所基金投资创新中心。在上海设立科创飞地,既是滨湖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焦“高精尖”,助力区域优势产业加速对接长三角创新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生动实践,也是主动牵手上海龙头、实施双城联动,加快拓展产业布局、吸引优秀人才的前沿平台。上海保险交易所基金投资创新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保险资金,致力促进地方科技创新、经济跃升的创新服务平台。

  当前,作为环太湖南部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滨湖境内的国内最长11公里太湖隧道顶部实现贯通,通车正式进入倒计时。未来环太湖南部高速全线通车后,对促进包括滨湖在内的环太湖沿线区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长三角地区地理几何中心及环太湖科创圈上的重要支点,在地理新通道和系列科创政策助力下,拥有地理位置C位优势的滨湖区就像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和一块超级“聚能核”,正汇聚更多的创新动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2021110810034792123308

2021110810035235242666

  野心:“着眼未来”,担当科创“引领者”

  一进入11月,从国家到地方,一直在推动科技创新。

  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发布,无锡9项科技成果中有滨湖院所和企业参与的达6项。

  在刚刚公布的第13届无锡市专利奖获奖项目上,5个金奖项目由滨湖院所和企业独立完成的为3个。

  4日,在无锡市委常委会6次会议上,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指出,各地各级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高能级载体打造上,做到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形成域内科创载体“林立”、域外科创飞地“遍布”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充分激活企业和大院大所的关键作用,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提高无锡创新策源能力。

  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发布一周年之际,手握院所资源这一重要资源、致力将“无锡研发”打造成为城市新“超级IP”的滨湖再次彰显打好院所“王牌”、做独一无二科创“引领者”的底气和“野心”。这份底气和“野心”,从新的项目和新的平台上可见一斑。

  本次大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领域的66个项目总投资达545亿元,数量和总额皆创历史新高,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数量和单体投资总量的大飞跃,在弥补前三季度重大项目不足的同时,也为产业后续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在核心技术攻关上,9个新签院地合作项目领域覆盖海空核心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超声波能源设备研发、基因检测智造中心、医用3D打印、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项目皆着眼未来前沿科技。深海空间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太湖湾海空天装备技术产业园等两个高等级载体正式揭牌,前者致力加速深海装备技术转化;后者担当推动海空天核心装备产业集聚发展。更多的科创动作,还在路上。

  《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打造一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将以打造先进一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主抓手,不断完善产业和人才政策,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从发布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实施意见到一大批产业、院地项目落地,从“挂钩联系人”到区域发展的“最强大脑”,太湖北岸,这片有着独特科创气质的美丽湖湾正聚焦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