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财政信息 > 市本级财政预决算 > 正文

关于无锡市 2017 年本级财政决算( 草案) 的报告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18-07079 生成日期 2018-09-13 公开日期 2018-09-13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市财政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财政决算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无锡市 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与 2018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现在, 2017 年全市财政决算工作已经结束,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 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无锡市 2017 年本级财政决算(草案) 的报告》, 请予审议。

  一、 2017 年财政决算的总体情况

  2017 年,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收入组织扎实有效,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较好完成了 市人大确定的各项预算工作目 标。

  (一) 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1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7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930 亿元, 增长 6.3% ,完成年度预算的 101.2% 。 其中: 税收收入 752.4 亿元, 增长 6.6%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80.9% 。

  2017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987.7 亿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 99.5% , 增长 13.9% 。 当年预算支出通过省市结算财力和调入资金等统筹保障。

  2 、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来源 417 亿元, 其中: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1.8 亿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 110.7% ; 中央和省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 63.3 亿元、县区上解收入 124.5 亿元、上年结转收入 34.7 亿元、一般债券资金收入 25.5 亿元、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 25.1 亿元和调入资金收入 42.1 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 402.7 亿元, 其中: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37.1 亿元, 同口 径完成年度预算的 96.4% ; 上解中央和省支出 49.7 亿元、 对县区转移支付支出 58.5 亿元、 一般债券资金支出 22.3 亿元、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1.1 亿元、 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 4 亿元。

  上述总的收支相抵, 年终 14.3 亿元需结转下年支出, 主要是上级下达的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部分已经实施政府采购的项目, 需要按照项目 实施进度和合同约定拨付资金, 当年未使用完毕按规定实施结转下年使用。

  与向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相比,市本级总收入增加22.9 亿元, 主要是按照省财政决算程序,省对市的年度财政体制结算要到下一年的 2 月份开始,由于 2017 年省对市财政体制调整后, 涉及金融业下放等操作细则到 2018 年 3 月 份才制定出台;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额度,必须在年度终了后,由各部门准确核对全年收支数据的基础上再行确定,造成结算补助收入以及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有所增加。市本级总支出增加 23.6 亿元,主要是根据总收入增加和省对市结算情况, 相应增加上解省支出,并按规定将增加的调入资金收入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 、 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情况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7年年初余额 41.1亿元,当年补充 31.1亿元,当年支出 25.1 亿元,年末余额为47.1 亿元,主要是按规定将年度超收财力和结余资金全部充实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统筹安排以后年度的各项预算支出,促进跨年度预算平衡。

  市本级预算周转金 2017 年年初余额 11.7 亿元, 当年补充 4 亿元,年末余额为 15.7 亿元,主要是按规定比例计提,用于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4 、 市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

  市本级预备费预算 3.2 亿元,当年实际支出 2.7 亿元,主要用于安排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可预见的临时性、重大性和突发性支出,当年结余部分按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 、 重点支出保障情况

  按照批准的年度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教育等重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分别较上年增长 45.4% 、 34.6% 、 27.7% 、 22.5% 。 同时,市本级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2017 年拨付资金 1918 万元引导和支持农贸市场改造,拨付 2245万元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拨付 1 亿元支持药品零差价工作推进。

  6 、 绩效管理情况

  2017 年, 围绕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市本级继续加大力度推动绩效评价提质增效,组织第三方对 2017 年 20 个专项资金的支出情况实施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评价资金 8.7 亿元。特别是在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监督指导下,对社会福利、 学前教育、文化购买服务进行了 专题绩效评价。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完成 217.4 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64.8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4% , 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专项债券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 52.6 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完成 186.2 亿元, 其中: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73.2 亿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 96.9% , 上解上级、 专项债券支出、 调出资金支出等 13 亿元。

  上述总的收支相抵, 年终市本级政府性基金 31.2 亿元需结转下年支出, 主要是部分地块收储前期开发成本。

  与向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相比,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增加 9.2 亿元, 主要是根据省对市财政结算情况, 相应调增上级补助等收入项目; 市本级总支出增加 4.9 亿元, 主要是根据各部门年度收支对账情况, 增加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

  (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情况

  2017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46.2 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 46.2 亿元, 预算收支均完成年度预算的 100% ,收支保持平衡。与向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相比,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保持一致。

  (四)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2017 年市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388 亿元(其中:当年收入 384 亿元,动用历年结余收入 4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92.1% ;市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342.8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82.7% ,收支相抵后,当年收支结余 45.2 亿元。社保基金收支执行率相对较低,主要是原定在 2017 年底完成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清算工作,由于全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系统正式上线时间较晚,造成全省各市均无法在 2017 年度全面完成 39 个月的清算工作。剔除该不可比因素,市区七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339.7 亿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10.1% ;预算支出 303.5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98.3% 。

  与向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相比,市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减少 51.1 亿元,主要是省社保清算系统推迟上线, 造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清算工作无法在年度财政决算前完成,相应收支均有所减少。

  (五) “ 三公 ” 经费、 会议费和培训费决算情况

  2017 年,市本级部门三公经费决算合计7191万元,比预算数减少 3161 万元,比上年下降 0.6% 。其中:因公出国经费 1767万元,比预算数减少 1000 万元;公务接待经费 2057 万元,比预算数减少 2434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 3367 万元,比预算数减少 197 万元。

  2017年,市本级部门 会议费决算2238万元,比上年下降0.2% ;培训费决算 5963 万元,比上年下降 9% 。

  (六)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 2017 年底,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271.9 亿元, 比上年增加 27.1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127.6 亿元, 专项债务限额 144.3 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271.9 亿元,比上年增加 27.1 亿元,具体包括: 2015-2017 年地方政府债券 258.6 亿元,2014年以前国债转贷、地方政府债券等其他债务 13.3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 2017 年决算的主要特点

  (一) 一般公共预算

  2017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实现收支平衡。其中:

  收入预算执行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圆满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收入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税收收入增幅、税收占比三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 4 位。其中:得益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省级金融业税收下放地方管理,市本级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0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 ,有效促进了 全市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

  支出预算执行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居全省第二,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 79.5% ,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其中:2017 年,市本级通过建立预算管理质量考核制度和严格落实支出进度通报机制,市本级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到位率有了显著提升,市本级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率比上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7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总体保持平衡。其中:

  收入预算执行方面,在宏观政策影响和房地产限购政策环境下,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态势,整体地价稳中有升。2017 年市本级国有土地出让基金收入154.1 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7%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均完成了 年度收入预算目标,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建设项目相应增多,带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增收明显,完成年度预算的 133.9% 。

  支出预算执行方面, 按照政府性基金以收定支的管理原则,2017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体良好,但由于部分土地出让金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入库,客观上当年无法全部安排支出,需按规定结转下年统筹安排。

  (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7 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基本与年度预算保持一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2017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规模较大,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计划,为支持水务集团发展和上市,一次性增加专项收入上缴和安排资本金注入 42.1 亿元。

  (四)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由于 2017 年按省要求正式实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年度预算编制了 2014 年 10 月 至 2017 年 12 月 共计 39 个月预算,因此与上年具有不可比性。 剔除该项基金, 市区七大社会保险基金总体运行情况较为平稳。 其中:

  收入预算执行方面, 我市积极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支持企业发展, 主要是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 28% 降为 27% , 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由 10% 降为 9%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由 1.5% 降为 1% ,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由 0.9% 降为 0.8% , 工伤保险平均缴费比例从由 1.31% 降为 1.02% , 导致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幅有所下降。

  支出预算执行方面,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的稳步提高,市区七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 7.3% , 全面保障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实施。其中: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面对政策性减收和支出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当年收入已难以平衡当年支出,需要动用历年结余予以综合保障。

  三、 2017 年财税工作和改革进展情况

  2017 年, 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 “ 两聚一高 ” 和产业强市目标,加快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 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稳定发展。

  (一) 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保障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是提升收入质量。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继续推动减税、清费、降负政策,支持以更有质量的发展来涵养税源、厚植税基;2017 年,全市财税收入含金量持续提高,工业税收增幅比第二产业整体高 3.4 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增幅比工业高 3.9 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纳税额占比近三成, 增幅为全市平均增幅的两倍,入围门槛也从 1.2 亿元提高到 1.4 亿元。二是提高支出效益。通过强化支出进度考核和结果运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明显提高。市本级在省内率先出台《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框架体系》,率先试点政策绩效论证和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专家绩效论证淘汰调整项目 213 个、优化资金安排 7.4 亿元。三是防范债务风险。先后制定出台了我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预警暂行办法等制度方案 8 项,确保“存量不出险,增量不违规 ” 。督促各地层层制定债务化解方案,明确未来我市各地区十年内实现政府全口径债务率明显降低到合理水平的管控目标和责任措施,全市年度化债目标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二) 财政政策精准发力,助推无锡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强市、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投入,市本级投入 2.3 亿元支持创新研发等近 280 个科技项目实施,拨付 1.2 亿元支持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兑现重大项目奖补资金 2.6 亿元,推动实施中芯长电、环晟光伏等重点项目 12 个、带动社会投资 352.6 亿元。二是转变方式,信保基金以 4.8亿元财政资金投入撬动起累计141 亿元信贷规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股权投资三大基金集群 9 个子基金累计投资各类项目50 个,投资金额 15 亿元,放大倍数达到 15 倍;应急转贷基金共为我市 1052 家中小企业办理 1655 笔转贷应急资金业务, 续贷总金额达到 117.8 亿元。三是企业减负,全面落实小微企业、高新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当年取消、减征 3 项政府性基金、7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4 项经营服务性收费, 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 兑现企业用水降价补贴, 全年合计再为实体经济减负近 270 亿元。

  (三) 突出重点民生优先,努力增强富民惠民获得感。 一次分配聚焦富民增收,推进 “ 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 ” 。 2017 年,市本级安排 5.1 亿元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市区安排就业补助资金 8.3 亿元,拨付稳岗补贴 2.5 亿元,积极落实创业、开业、带动就业各项补贴资助政策。二次分配聚焦惠民保障,保障 “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投入 153.6 亿元,开工改扩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 88 所。市区居民医疗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 520 元,慢性病(重症)患者门诊医疗费用救助标准和救助比例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居民基础养老金继续提高,居家养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补贴力度持续加大。市本级下达资金 1.2 亿元支持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拨付 3000 万元支持 98 个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

  (四) 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财力下倾力度,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适应“营改增” 改革实际, 出台市对区财政体制调整意见,建立镇街基本财力奖补机制, 促进各地区财力协调、 区域均衡。 制定预算管理质量考核办法, 从编报、 审核、 执行、 监督四个方面提升预算规范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在省内率先试点组织了 4 项政策绩效论证和人才引育政策绩效评价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公共资产管理,严格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理清国有资产家底,编制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等 4 项资产报告,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存量房产、清理收缴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等共上缴资金 1.2 亿元。积极破解政府采购监管难题,以采购人内控制度建设和建立协同惩戒机制为重点,建立包括识别、防堵、 追溯和惩戒等在内的风险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三是深入贯彻厉行节约要求,完善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和省市“十项规定”, 出台市级党政机关会议定点饭店管理办法,明确差旅住宿费、会议费和培训费开支标准。 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以事定费、分类定价的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有力推进 “ 放管服 ” 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8 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中共无锡市委的领导下,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财政职能,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 “ 强富美高 ” 新无锡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 请予审议。

  2017年决算草案报表.PDF

  2017年市级决算草案说明.PDF

来源:无锡市财政局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