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公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8日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文号 锡政办发〔2016〕123号
制发机关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6-07-26 17:03:52
文件状态 执行中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26日

 

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有利于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两型”体制机制,特制定《无锡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一、总体要求

  深刻把握国家、省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我市发展阶段的新特点,紧抓未来3年“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破解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性体制机制障碍,重点实施6大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工程,大力推进5大试点示范,厚植“两型”发展优势,增强“两型”发展动力,补足“两型”发展短板,在更高水平上提供资源、环境供给。通过3年努力,率先建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两型”经济。建设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两型”经济,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体现绿色循环低碳要求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两型”城市。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城市发展形态基本形成,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协调、形态功能完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有效缓解,综合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两型”环境。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突破,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有序推进,努力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设“两型”文化。全社会共建“两型社会”的局面基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动指南。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两型”民生。“两型社会”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市民,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开,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绿色福祉。

  三、重点任务

  组织实施6大创新工程,创新完善18项体制机制,推进完成60项工作任务。

  (一)两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1.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1)创新水污染防治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计划,扎实有序推进以太湖治理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制定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与河道综合整治“1+4”方案,突出精准治理,落实长效管理,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工程目标,实现水环境质量逐年向好,基本消除市域黑臭水体。完善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安全保障机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完成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面完成“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完成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畜禽污染防治力度,完成禁养区内80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完成限养区内重点小型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和限养区、适养区内规模养殖场的整治提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水平,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创新大气污染防治机制。推进重点排放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按照“收费标准先低后高,收费时间分段实施,重点行业逐步全覆盖”的基本思路,启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收费试点。全面推进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和除尘设施提标改造,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整治,完成17台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车,新建100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群)、8000个充电桩,全面淘汰黄标车并持续推进老旧车淘汰。加强城市扬尘管理与控制。全面落实秸秆禁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加强碳汇林建设,全面加强湿地及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快推广港口岸电系统建设,实现长江物流港口、内河航道服务区、湖区集中停泊区域岸电设施全覆盖。强化长三角区域协作,积极参与长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和机动车异地协同监管。到2018年,PM2.5浓度、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7%。

  (3)创新土壤污染防治机制。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管理体制,构建完善预防监管体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健全以市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土壤检测和修复平台,加强农田土壤监测和保护,选择典型地区开展农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关闭或搬迁工矿企业等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落实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4)创新噪声污染防治机制。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强工厂企业、交通噪声的物理隔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噪声,加强夜间和特殊时段噪声管理。

  (5)完善城乡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重点片区环境整治,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接续工作,推进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在推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研究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研究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6)建立不同层面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全面开展企业清洁生产,“点线面结合”,推动企业、产业、园区生产模式由高排放向低排放的转变,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构建若干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起产业关联、资源循环、工艺相互依存、“三废”集中处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所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相关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在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调整水价、电价、地价、原材料等价格,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确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8)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开发和推广示范具有重大带动和推广意义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快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9)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保障体系。组织制定一批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3.创新节能减排实施机制

  (10)完善新建项目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积极落实生态红线制度,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水耗和生态环保标准,实施资源、能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加快淘汰钢铁、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探索建立重大新建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准入门槛制度。

  (11)完善节能减排投入和市场化机制。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试点开征氮氧化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费,探索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持续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建立环境风险高且规模大的企业参保工作机制,探索围绕排污权的金融服务。推进环境信用评级结果与银监局、信用办等部门信息共享,推动绿色信贷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的体制机制,编制碳排放清单,加快建设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推进碳排放管理。

  (12)完善节能减排实施和推进机制。完善节能减排项目的投入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实施和推进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完善能评管理制度,加强对高耗能产业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降耗。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重点抓好火电、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减排。积极培育节能市场,在工业、商业、市政、公共机构等多领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强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4.创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机制

  (13)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健全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机制,保障合理用能,拓展清洁用能,激励节约用能,限制过度用能,淘汰落后用能,确保民生用能,加快建设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强能源消费准入管理,对能源消费总量超出控制目标的地区新上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推进重点行业、电力、热电联产、交通等领域的能源结构优化,加快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和清洁能源区建设,推进西区、南区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建立健全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到2018年,全市能耗增量控制在76万吨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7%,万元GDP能耗比“十二五”期末下降9%。

  (14)创新节地机制。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战略,挖掘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二次开发利用潜力,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到2018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64.82万亩,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少、质量提高、布局稳定,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33%以内,使用存量建设用地比例达60%以上,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6.6亿元/平方公里左右,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8.7%。

  (15)创新节水机制。深入推进更高水平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红线,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新建一批节水载体,扩大各类节水载体覆盖面。到2018年,全市万元GDP水资源消耗量低于53.1立方米/万元。

  (16)创新建筑节能机制。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加快推进太湖新城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区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实现普遍应用。

  (17)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起布局科学、健全完善的生活垃圾、废旧汽车(包括摩托车)、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废旧电子、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纸张、污泥及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设施。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废旧物品等分类减量和科学管理,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进建设静脉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双百工程”和城市矿产示范试点工作。到2018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率100%,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33%。

  (二)城市功能提升工程

  5.创新空间布局优化机制

  (18)完善规划保障和约束机制。统筹协调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完善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机制,推进《无锡市发展规划条例》有效落实。探索建立反映市域统筹发展能力的评估体系,探索建立规划违法违纪约谈制度。

  (19)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优化提升区域、重点拓展区域、适度发展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按主体功能分类发展。统筹协调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推动各类主体功能区合理配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加强对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利用的空间引导与约束。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探索实行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考核、环保分类管理、建设用地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投资等政策。探索建立主体功能区功能保护和转换制度。

  (20)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江阴、宜兴城区为副中心,以市区沿湖区域、安镇区域、空港及周边区域、惠山区北部和西部区域、锡北—东港、玉祁—前洲、江阴临港氿和澄东区域、宜兴环科新城、东新城和屺亭区域为支撑的“一主两副、十二片”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调整沿江、沿路、沿湖、沿河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三源、一环、多廊”保护空间格局,形成由惠山、笔架山、马山三个山体构成的生态绿源,由望虞河、潘墅港、大塘河、锡溧运河等内河、太湖湖岸线以及河岸绿化组成的生态环,由京杭运河、锡澄运河、白屈港、北兴塘河、九里河、伯渎港、蠡河、梁溪河、长广溪、洋溪河、直湖港、古运河等组成的生态廊道,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空间布局管控,积极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6.创新城市功能完善机制

  (2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谋划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枢纽性重大项目,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和支撑能力。以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为支撑优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地面道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强化水、电、气等公用设施在城市功能开发和人居改善中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创建绿色交通试点示范标杆城市。到2018年,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8%。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廓建设管理,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均衡配置。

  (22)完善城市形态功能。持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突出抓好产业、能源、建筑、交通、消费等领域的低碳化,推进地区、园区、企业、小城镇、社区市级低碳经济试点示范。结合城市建设需求,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修复城市原有的自然水文状态,恢复城市弹性,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智慧环保”建设水平,以“全面感知、标准引领、平台支撑、智慧应用”为主线,完成1个平台、3项标准、24个应用的建设内容,形成环保“大平台、大整合、大数据、大协同”的布局。

  (23)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完善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强化街道城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基础作用,广泛发动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三)产业结构优化工程

  7.创新产业提升机制

  (24)强化产业准入。建立和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分类评价及差别化政策引导体系,分行业制定项目准入标准,完善由项目产业、税收贡献、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等构成的准入指标体系,对高于准入标准的新建项目,在用地、融资、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审批服务、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不予准入。完善优势产业提升和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以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为基础,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优先安排项目用地,优先安排用能指标,优先办理审批审核事项。

  (25)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发展定位和产业优势,瞄准加快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做大做强以静脉产业、水处理材料及技术设备、蓝藻资源化利用、中水利用、污泥处置、工业污水、固废处理为重点的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燃气热电、集中供热、分布式能源站、CNG和LNG车船用加气站、填埋气发电、太阳能电站等能源产业。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体系,研究一批要素价格机制、建立一批主要服务载体、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完善高端产业支持、中端产业倒逼、低端产业淘汰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到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6.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

  (26)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僵尸企业”退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制定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淘汰目录,淘汰经济效益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有序引导“僵尸企业”退出。压缩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热电机组和自备电厂上大压小、兼并重组供热区,逐步扩大“禁燃区”。在印染、化工、水泥、造纸、铅蓄电池等行业,全面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工艺和和高耗能机电设备,腾出用能空间。

  8.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

  (27)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积极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区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到201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9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人才总量达到168万人,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8)加快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建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在项目选择、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市场化机制。深入实施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联动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促进产业发展朝高端化拓展、生产要素按市场化配置、产业布局向集聚化优化。整合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重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9)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转化体系。瞄准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重点推进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等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能耗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绿色化改造提升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特色冶金等传统优势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和“互联网+”农业为重点的低碳农业,形成研发原创—技术孵化—产业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到2018年,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总数达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900家以上。

  9.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

  (30)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机制。明确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纺织及服装产业七大先进制造业领域,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建立“千企技改”长效机制,激发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引导企业增强“两化融合”意识,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提升质量、品牌和标准影响力。

  (31)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立足服务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服务体系完善、品牌效应显著的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重点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领域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现代商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衣、食、住、行、游”消费质量。深入推进滨湖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优化政策环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固有阻碍,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四)全民参与共治工程

  10.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32)系统设置内容。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重要成就。制定和宣传“两型”产业、园区、企业以及机关、家庭、学校、医院、社区等建设标准,科学指引社会力量参与改革试点。

  (33)科学设计载体。编印“两型”读本,在小学和各级党校开设“两型”课程,利用大专院校相关资源开展“两型”课题研究,为改革试点提供智力支持。在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开办改革试点专栏,设置“两型”简介、最新动态、工作简报、政策法规等板块。通过在党报、电视、政务微博、手机报发布“两型”新闻,在户外广告、LED屏滚动“两型”标语,通过演讲征文、辅导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两型”知识。

  (34)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环境月”、“节能宣传周”、“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让“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提升对治太、治霾的“获得感”。

  11.创新奖惩激励机制。

  (35)选树培育先进典型。定期开展“两型”产业、园区、企业以及机关、家庭、学校、医院、社区各行各业各类“感动人物”、“先进集体”等评选活动,树立能够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体现岗位特色、具有鲜明人格魅力的先进典型。

  (36)注重反面典型教育。利用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编辑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

  12.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37)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绿色发展评估研究,建立覆盖全市、系统全面、体系科学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强化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加大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受益,浪费资源、损害环境追责的机制,营造上下齐心、人人参与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改革氛围,激发全社会参与改革。

  (38)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绿色发展水平评估结果运用,建立定期报告制度。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五)民生改善共享工程

  13.完善促进就业创业制度

  (39)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促进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经济政策相协调,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到201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年均8万人以上。

  (40)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

  (41)完善落实全民创业政策。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扶持和服务,鼓励更多的农民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42)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普惠制度,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创业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到2018年,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100%。

  14.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体系

  (43)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规范调节高收入群体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44)合理提高工资性收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

  (45)努力提高经营性收入。积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创业增加经营收入。

  (46)加快拓展财产性收入。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建立完善城乡户籍居民住房财产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城乡户籍居民自然灾害责任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47)同步提高转移性收入。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重点优抚对象、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发挥生态补偿机制稳定生态保护区居民收入的作用。

  15.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48)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9)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办医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0)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着力完善住房保障各项制度安排。

  (5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实施居住证制度,出台土地、资金、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举措,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52)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城乡社区“五化”治理,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严格社区事务准入,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协调和保护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六)公共服务高效工程

  16、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5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落实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继续深化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等体制改革,规范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建立政务服务网上中介超市。

  (54)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升级。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运行机制。

  17.创新行政运行机制。

  (55)创建公共服务型财政。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社会保障、“三农”扶持等民生领域倾斜,优先支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项目。

  (56)推进政务公开。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在公共资金分配、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7)强化行政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控、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

  18.深化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58)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和优秀企业集聚,将国资国企资本主要集中到产业链的关键领域、产权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链的高端部位,集中到高新技术和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集中到有竞争力的国资运营平台,集中到企业的主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59)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推进形成权责清晰、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根据国有企业的行业或领域特点、业务属性、目标责任和市场定位,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

  (60)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股权结构,形成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拟上市企业成长性能力提升。

  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试点示范

  谋划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选择重点地区、关键领域开展“两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温室气体管理机制创新等多层次、多方位试点示范,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面建设“两型社会”探索有效路径、积累有益经验。

  (一)“两型”城市建设试点示范。重点建立宏观生态规划及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的指标体系,推广应用节约资源能源新技术,打造空间布局高效紧凑、排氧能力和碳汇能力显著提升、能源使用节约低碳、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垃圾分类处理收集、绿色低碳交通便捷、建筑节能水平领先的具有完全自我平衡开发建设运营能力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城市示范区。

  (二)循环经济发展试点示范。重点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产业集聚地综合污染问题,形成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突出加快循环经济园区的深度规划,全面导入“两型”发展理念和模式,在产业分布、形态控制、社区配套、节能建筑、功能载体、生态多样等诸多方面推行“两型”生产方式,构建以高技术、新产业、低能耗、高附加值为主导的“两型”产业群。

  (三)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协调试点示范。重点探索利用土地资源新途径,推进传统制造业基地转型。突出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用地空间,按照循环经济原则优化用地结构,按照高新产业园区发展要求优化产业布局,探索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形成完善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协调机制。

  (四)温室气体管理机制创新试点示范。重点建立区域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实现对园区和企业节能降耗情况动态管理和约束,为落实减排目标提供灵活有效的途径。突出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监测、统计、核算体系,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

  (五)农村生态文明及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重点完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机制,建设“两型”民生。突出加强村庄规划,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村庄建设投入,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高效利用农业生态资源,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农村生态良好、农民生活富裕、就业和社会保障健全的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改革试点的组织领导,建立“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健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两型办)机构设置,充实工作力量,具体履行参谋、协调、指导、考核、实施等职能。研究组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和咨询机构。

  (二)加强推进实施。根据三年行动计划,编制责任分解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将改革试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区和相关部门。国家和省拟放在我市试点的改革项目,原则上优先安排在示范区率先推进。针对6大创新优化工程,选择一批单项试点单位和区域,进行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切实做好面上推广工作。

  (三)加强项目建设。建立“改革项目化”机制,建立改革试点项目库,对重点改革事项实行项目管理,确定载体,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落实方案编制、进度安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项目建设服务责任制,并设置可度量考核的目标,确保改革试点取得实效,提高改革试点的科学性、可行性,防范和减少风险。

  (四)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我市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广泛深入开展“厅市”合作,建立争取国家和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机制。研究出台金融、产业、价格、投资政策,支持改革试点。

  (五)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督查6大创新工程、5项试点示范的组织推进、政策落实、实际成效等情况,切实推动领导到位、合力到位、措施到位。研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责编:法制办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