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7 11:14 来源:梁溪
“扎染分为浆洗、浸色、固色等多个环节……今天我们扎染的原材料是板蓝根……”近日,“青黛微光”非遗扎染体验活动在扬名街道芦东社区颐康居举办也标志着颐康居非遗扎染体验所正式开放。
活动现场,颐康居残疾人们和来自各共建单位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在非遗老师陶燕的引导下,参与者们一起整理布料,学习折叠、捆扎的技巧,亲手将素白的织物浸入天然染缸。随着布料的展开,独一无二的蓝白图案跃然眼前。视力障碍者通过触摸体会纹理质感,肢体不便者在辅助下完成创作,非遗艺术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在这里成为连接心灵、传递温暖的桥梁。
颐康居非遗扎染体验所是扬名街道打造的首家以非遗体验为主线,以沉浸式感知和互动式实践为重点的残疾人学习实践专属空间。空间凝结社会多元力量,围绕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整合在物业服务、健康关怀、金融便利、安全保障、教育互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打造更贴心、更全面的支持网络,共同守护“青黛微光”的温暖场景。
非遗扎染体验所的正式开放,为颐康居残疾人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文化内涵,也为创新助残服务模式开辟了新路径。这束以非遗为底蕴、以助残为初心的“微光”,承载着赋能个体、促进融合、传承文化的多重期望。在各方力量的持续灌溉与支持下,让“微光”汇聚成更明亮的火炬,不仅照亮残障人士探索自我价值、融入社会的道路,也为构建更具温度、更有文化底蕴的和谐社区贡献独特力量,书写非遗助残事业温暖而璀璨的新篇章。
后续,街道将依托非遗扎染体验所,共同开发系统化的非遗扎染技能提升课程,帮助有兴趣有潜力的残障人士掌握更深层次的技艺,为未来可能的就业或创业孵化奠定基础,真正实现“以技养身,以艺润心”。围绕非遗扎染,体验所构建双向互动机制。一方面建立预约体验制度,面向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开放团体预约通道,让更多社会群体走进残疾人之家,在共同创作中增进交流、彼此理解;同时培育残疾人非遗扎染团队,支持其走进社区活动中心、文化场馆等公共场所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建立作品联创、公益市集等常态化活动机制,打造残健融合发展的文化交流平台,让融合实践从单次活动升级为可持续性的社会对话,让体验所成为社区融合的温馨驿站。(体验所联系人:刘烨雯,854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