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38/2025-05606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开日期 | 2025-10-20 |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 内容概述 | 幅的缺口,便于收割机顺利下田。(二)确定适用机型水稻生长高度为55~110cm、穗幅差≤25cm,或收割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g),建议采用半喂入收割机。作物高度超出110cm时,可以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割易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小于100g)或采用高留茬收获时,建议使用全喂入收割机。 | ||||
我市水稻将迎来大面积收获,为确保稻谷颗粒归仓,提升机械化 收获效率与质量,减少收获损失,现将相关注意事项提示如下:
一 、作业前机具检查调试
作业季节开始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 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作。检查清理散热器, 将散热器上的草屑、灰尘清理干净,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发动机过 热,水箱温度过高,应在每个工作班次间隙及时清理。检查空气滤清 器,每班次前检查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情况,做必要清理。检查割台、 输送带及传动轴等运动及连接部分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检 查各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需要补充。检查各运转部件及升降系统是否 工作正常。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过度张 紧或过松打滑。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 防止连接部间隙增大或密封条破损导致漏粮。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 否过度磨损。
二 、确定适宜收获期
多数稻穗变黄,粳稻95%以上籽粒转黄,籼稻90%以上籽粒转黄。
三 、减少机收环节损失措施
(一)作业前田块准备
机收前10天左右断水,遇雨及时排水。检查去除田里木桩、石块 等硬杂物,了解田块的泥脚情况,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 方做出标识,以保证安全作业。查看田埂情况,如果田埂过高,应用人工在右角割出(割幅)×(机器长度)的空地,或在田块两端的田埂 开1.2倍割幅的缺口,便于收割机顺利下田。
(二)确定适用机型
水稻生长高度为55~110cm、穗幅差≤25cm, 或收割难脱粒品种(脱 粒强度大于180g), 建议采用半喂入收割机。作物高度超出110cm 时, 可以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 收割易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小于100g) 或采用高留茬收获时,建议使 用全喂入收割机。作业时按照《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JB/T 5117-2017)、《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GB/T 20790-2024)执行。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
|
项 目 |
指标 |
|
|
全喂入式 |
半喂入式 |
|
|
总损失率 |
≤2.8% |
≤2.3% |
|
含杂率 |
≤2.0% |
≤1.0% |
|
破碎率 |
≤1.5% |
≤0.5% |
(三)试收割
开始收获或更换收获品种时应进行试收,试收长度10~15m, 仔 细查看有无漏割、堵塞等异常情况。按照作业质量标准检测试收效果 (检测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并对相应工作部件(风机进风口 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割刀离田表高度等) 适当调整;调整后,应再次试收检测,直至达到作业质量标准。
(四)正确开割道
从易于收割机下田的一角开始,沿着田埂割出一个割幅,割到头 后倒退5~8m, 然后斜着割出第二个割幅,割到头后再倒退5~8m,斜着割出第三个割幅;用同样的方法开出横向方向的割道。
(五)规范驾驶操作
水稻收割作业行驶一般选用向心回转法。作业时应根据作物品种、 株高、产量、成熟度及秸秆含水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作业前进速度, 通过前进速度、割茬高度及工作幅宽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正常负 荷下工作,减少夹带损失,防止堵塞。作业时应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 速,保持机器直线行驶作业。转弯时应停止收割,采用倒车法转弯或 兜圈法直角转弯,应避免边收割边转弯,以防压倒造成漏割损失。在 负荷允许、收割机技术状态完好的情况下,控制好作业速度,尽量满 幅或接近满幅工作,以提高作业效率。
(六)潮湿作物收割及湿田作业
在季节性抢收时,如遇到潮湿作物较多的情况,应经常检查凹板 筛、清选筛是否堵塞,注意及时清理。有露水时,要等到露水消退后 再进行作业。在进行湿田收割前,务必仔细确认作物状态(倒伏角的 大小)和田块状态(泥泞程度),收割过程中如遇到收割机打滑、下沉、 倾斜等情况时,应降低作业速度,不急转弯,不在同一位置转弯,避 免急进、急退,尽量减轻收割机的重量(及时排除粮仓内的谷粒)。若 在较为泥泞的湿田中收割倒伏作物或潮湿作物时,容易造成割台、凹板筛和振动筛的堵塞,因此需低速、少量依次收割,并及时清除割刀 和喂入筒入口的秸秆屑及泥土。
(七)过熟作物收割
水稻完全成熟后,谷粒由黄变白,枝梗和谷粒都变干,特别是经 过霜冻之后,晴天大风高温,穗茎和枝梗易折断,这时收获需注意: 尽量降低留茬高度, 一般在10~15cm, 但要防止切割器“入泥吃土”, 并且严禁半喂入收获,以减少切穗、漏穗。
(八)倒伏作物收割
收获倒伏水稻时,半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效果一般优于全喂 入谷物联合收割机;如严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应优先选用半喂入 机型,如倒伏不严重且倒伏方向交错,可选用全喂入机型。
倒伏角小于45°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 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 倒伏角在45°~60°时,应尽量避免逆向收获;倒伏角大于60°时,应尽 量采用顺向收获,半喂入机型应适当调快扶禾(链条)速度,全喂入 机型应加装“扶倒器”并更换“防倒伏弹齿”,同时调整拨禾轮与割刀的 相对位置,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将割台降至适宜高度。
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减少作业幅宽,保持低速挡位,发动 机采用额定转速;应根据作物情况实时调整拨禾轮高度和转速;应经 常检作业质量,观察凹板筛和清选筛,根据收获效果及时调整机具参 数;应及时清除割刀和喂入筒入口处堆积的泥土和秸秆,防止堵塞。

来源: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