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38/2025-05584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开日期 | 2025-10-17 |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 |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 内容概述 |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2024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 ||||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集团”)组建以来,作为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国有企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部署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履行融入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和日常经营行为中,发挥好国有企业在稳增长、促发展、强创新、惠民生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不断推动优势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品质民生服务两大领域集中集聚,为建设新时代工商名城贡献产业力量,促进产业集团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概况
(一)公司简介
产业集团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4月成立。近年来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度融入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坚定不移实施“12845”发展战略,全面构建“1+4+X”产业布局,坚持“高科技产业”一大战略选择,深耕集成电路、物联网、先进制造和绿色低碳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连续16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以全口径营收1510.4亿元列2024综合榜单第174位,制造业榜单第83位,继续保持无锡地区入围企业首位;在2024年长三角百强企业中位列第42位。
(二)发展战略
愿景:
建设国内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
企业精神:
创新、发展、诚信、和谐
理念:
实业为基,资本为脉,创新为擎,技术为魂,人才为本
(三)公司治理
产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集团公司是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无锡市国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江苏省财政厅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公司,股东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公司重要经营决策事项。董事局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股东会负责。经营层负责执行董事局作出的重大经营决策、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和业务活动。
二、经济责任
(一)年度经营业绩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产业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项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集团全资、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9.90亿元,利润23.15 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75.11亿元。资产总额 1183 亿元,净资产428 亿元,资产负债率 63.82%。
(二)可持续发展
发展投入。聚焦“1+4+X”产业布局,全年累计对接项目306个,成功招引项目47个、签约落地金额322.28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71.3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投项目开工率达100%。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在锡推进半导体材料、晶圆产线项目建设,牵头布局先进封装升级扩产,抢抓国产替代机遇引进电子量测、光刻套刻、光学检测等领域企业,填补国内空白并形成优质实物量。完成50亿元无锡集成电路战新母基金设立,发挥基金赋能作用,稳健推动快投多投。协力擦亮无锡“世界物联网之都”产业标识,支持物创中心与中环领先完成智能存储管理系统搭建,聚焦“一感两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获批建设省物联网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瞄准科技前沿,挖掘优势潜力,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等新赛道,努力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Open Bosch AI创新平台成功签约,加快拓展工业领域场景,服务无锡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主导推动国内AI数字医疗头部企业零氪科技中国区总部项目、全球领先无细胞体外合成蛋白质技术企业康码生物完成签约,支持领健信息打造口腔SaaS垂直领域冠军。蓝箭航天基地正式奠基,天兵科技完成在锡主体设立,积极构建空天产业生态圈。布局“两机”核心领域,完善中航发燃机、703所合作方案,推动中小型燃机链主整机项目在锡建设。
专利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集团有序推进品牌建设,引导所属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专利保护,促进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提升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产业集团系”知名品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升美誉度,构筑知识产权优势。所属制造业企业研发强度超过3.8%,一级制造业子企业全面建成省级以上高企,累计主导和参与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150项,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近2700项。5家投资企业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16家投资招引企业上榜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累计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20家。大力支持建设科技发展尖兵,威孚高科“科改示范”行动荣膺国务院国资委最高等级“标杆”评定、牵头建设省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粮食集团正式发布新“中萃”品牌,推动本土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
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激发队伍能动作用,全面推进自我净化、完善、提高。集中选拔任用13名中层干部充实至集团本部职能部门和所属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委派董监事、委派财务负责人75人次,有效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举办2024年度新员工座谈会,分层分类开展干部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及专项计划。对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清单管理,明确4家企业有序纳入目录范围。
提质增效。修订完善并严格实施集团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召开风控会16次、审议风险事项22项,全力推动重大风险事项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完成对4家企业内控机制检查,织密防范风险的“铁丝网”。提升内审质效,开展审计项目12个,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106项,分类推进提升整改成效,已完成整改事项63项,联合市审计局开展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治理项目,完成融资租赁系统开发。持续加强贸易业务风险管控,国开金属优化客户资源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实现利润总额3345万,保持零坏账率,业绩稳步增长。
三、社会责任
(一)诚信经营和依法纳税
作为有责任心的国有企业集团,产业集团成立以来始终以法律为准绳,守法自律,规范治理,诚信经营,集团经营规模迈上新台阶,盈利能力得到新巩固。全年产业集团合并口径上缴税费10.91亿元,入围2024年度无锡市地方税收前100家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促进就业和员工保护
产业集团始终秉承人本理念,倡导平等和非歧视的用工政策;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珍视员工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搭建员工健康成长的职业平台;不断将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围绕所属企业生产作业涉及的职业危害种类,着力开展员工职业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产业集团进一步完善职工帮扶服务,建立困难职工“一人一档”,为53名困难职工发放春节慰问金,为24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助学金;开展“夏送清凉”高温慰问活动,为379名高温一线职工送去慰问品。威孚高科2024年通过满意度调查收集各项改进建议1087项,员工满意度情况总体保持平稳,核心人才流动率小于2.88%。
(三)企业文化建设
持续凝练集团党建品牌内核,发布“产融赋新”党建品牌,开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食材保障等3个产业链党建联建,链接各类主体149个,发布联合攻关项目4个,签约校企实训基地3个。制定深化党的建设“六强化六融合”工作机制,构建“1236”党建工作体系,实施领航、创优、强基、汇智、清风、聚力“六项行动”。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11人获评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创新能手,1名职工获评“江苏大工匠”、系全市唯一。
(四)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
产业集团一直致力于关注民生、回馈社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助教、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军民共建、慈善福利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为支持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公益事业项目和贫困农户帮扶,集团与宜兴市周铁镇中新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积极进行公益捐赠。威孚高科104名员工参与献血,其中6名员工捐献了成份血。十一科技下属5个光伏电站项目帮扶当地贫困户,出资总额750.3万元,惠及2568户。南大环保积极响应相关单位组织的“点亮微心愿 童心向未来”新年微心愿活动,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活动,以实际行动鼓励帮扶学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粮食集团持续做好粮食廉政文化教育体验活动,全年接待33批次、1000余人次。
四、环境责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产业集团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为准绳,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完善环保督察管理机制为抓手,积极倡导企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突出企业环境问题治理,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贡献,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南大环保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面向减排降耗的水体氟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颁“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工业浓盐水回用技术导则(GB/T 43950-2024)》于202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南大新材料全国产自主化聚乳酸技术成功获取正牌料产品,探索可降解材料技术新路径。十一科技积极承接环保咨询业务,2024年参与完成了环境保护规划、“三线一单”、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园区及企业环保管家项目近300个,有效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汇联铝业将废铝回收率提高约3%,全年减少碳排放176.2吨。粮食集团大力推广充氮气调储粮技术,从源头减少化学药剂熏蒸使用;全面引入吸粮机、栈桥输送设备等,大幅减少粮食出入库粉尘逸散,切实减轻对作业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的污染。
来源:无锡产业发展集团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