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38/2025-05583 | 生成日期 | 2025-10-17 | 公开日期 | 2025-10-17 |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 内容概述 |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 ||||
一、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单独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集团注册资本109.4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自来水、污水、燃气等)的建设、燃气发电、供热(限子公司经营);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自来水、污水、燃气等)的筹资、投资和运营;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不含前置许可项目)。
2024年,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重大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发挥国有企业支撑保障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作出市政贡献。集团连续七年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列第352位。
公司使命: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公司价值观:担当、共赢、协作、创新。
(二)公司发展战略
集团立足“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与经营商”这一战略定位,坚持立足当前与适度超越相结合,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坚持紧抓机遇与严控风险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与务实有效相结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体现“为城担当、为民安康”的价值诉求,以“绿色市政、健康市政、创新市政、智慧市政、人文市政”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水务、工程、智能制造、能源(新能源)、环保环境五大板块发展,践行提质基础市政、提升工程规模、发展环保环境、打造品牌市政、输出集整市政五大发展思路,推动“十四五”中后期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公司治理
集团构建流程规范、运作高效、管控有力的内控运行体系,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集团公司设党委会,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委员7人,其中党委书记1人,党委副书记2人。
2.集团公司设董事会(局),不设股东会。董事会(局)行使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职能,经无锡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董事会(局)成员7人,其中外部董事4人,职工董事1人。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科学、高效决策,推动稳健发展。
3.集团公司经理层设总裁1人,副总裁3人。总裁负责集团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实施董事会(局)决议,向董事会(局)报告工作,对董事会(局)负责。
二、经济责任
(一)年度经营业绩
1.营业收入:2024年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37.32亿元。
2.利润总额:2024年集团完成利润总额7.27亿元。
3.资产状况:2024年集团资产总额443.25亿元。
(二)可持续发展
1.固定资产投入:2024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1.12亿元。
2.投资方向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进实施重点投资项目35个,完成投资23.18亿元。全市首座地下污水处理厂北尖公园净水厂启动试运行,出水全面达标排放,总磷年均值不超过0.2mg/L,居国内先进水平。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完工。西区燃机二期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太湖湾市政科创产业园项目完成主体施工。加快泵产品制造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湖州德清基地多级泵和深井泵产线启动试生产,杭州余开基地冲压和焊接线完成产线迁入和工艺升级。南方泵业荣膺央视《大国品牌》“75年75品牌”,品牌价值评估高达115.69亿元,成为中国首家品牌价值超百亿泵企。
3.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及成果等情况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原始创新,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新增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19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2篇。能源集团“市政新能源充电运营可视化管理平台”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水务集团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入选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水厂,“中桥水厂智慧管控平台项目”荣获中国通信工业2024数字技术示范项目奖;市政设施公司、市政建设公司荣获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类成果奖;照明公司“运河公园城市客厅夜景照明项目”荣获美国IES照明设计奖。
4.人才队伍建设
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和新业务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别加强新产业技术、金融运作、市场开发等各类专业人才引培,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储备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资源。2024年引育高层次人才561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88人、本科生473人;新增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93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52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5.发展现代产业
围绕无锡“465+X”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发挥资产资源集约集中优势,打造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市能源集团揭牌启运,稳步推进新型能源开发应用、绿色智慧能源服务推广、能源产业招引培育等重点任务。巩固拓展全市充换电“一张网”,新建充电站95座,其中超充站10座,共1607台枪;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建成全省首座快递物流车钠离子换电站,在蠡溪苑小区建成全市首批3个居民集中充电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全年建成、在建光伏项目总规模16兆瓦,工商业储能33.8兆瓦时。挂牌成立无锡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撮合完成2笔720万度绿电交易,锁定1亿度绿电资源。聚合“源荷储”资源,成功注册江苏省首个地级市国有虚拟电厂。提前布局碳市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成立“无锡节能降碳数智促进中心”,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碳核查、碳足迹、CCER、CBAM辅助申报等绿色用能、碳排放管理业务。
6.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
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机制,优化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集团战新产业营收达5.96亿元,同比增长15.89%。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常态化推进“瘦身健体”,清理“两非两资”企业4家。完善合规内控体系建设,修编投资、安全、经费管理等制度14项,成立集团合规委员会,调整设立法务和合规部、投资和证券部。健全重大投资项目审核机制,加强投资全过程管理,强化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决策科学规范。加强财务资金统筹管理,全力压降资金成本,发行债券37.1亿元。重视资本价值管理,筹划推进上市公司合并更名,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形象,公司股价涨幅明显高于创业板指数涨幅。
三、社会责任
(一)诚信经营和依法纳税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恪守商业信用,忠实履行合同,依法从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坚持“质量第一,诚信第一”,不断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高等级信用评级巩固工作,完善集团信用评级管理机制,提高信用管理成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强化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市政公用服务质效,持续优化水气营商环境,着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024年集团主动按时足额上交各项税金6.8亿元。
(二)促进就业和员工保护
积极拓展岗位资源,组织开展专项招聘、秋招、春招等各类招聘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就业,2024年共招聘各类人才1087人。高度重视员工权益保障,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保障员工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通过多层次、人性化的投入,切实保障员工切身权益,全面提升员工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按照“分层分类、精准培养”的总体思路,2024年组织开展董监高、应届高校毕业生入职等专题培训6次。结合业务发展实际,组织开展宏观经济形势、法务合规、安全管理等各类培训2200余次,受训人员55000余人次。同时,大力推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广泛组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和专业认证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在激励机制上,注重精神荣誉与物质奖励并重,评选技术能手、创新标兵,打通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并行的发展路径。
(三)企业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融合共建的原则,着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布“初心政红”党建品牌,打造市政特色“1+5+N”品牌集群,“合聚成金”赋能型党建品牌获评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五色党建”入选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国典型案例。积极开展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企业正面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党的建设、民生服务等举措获国家级媒体、行业平台报道50次,其中水务“为民办实事”系列举措登上《新华日报》头版,并被省委新闻网转发。
(四)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身边“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持续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内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100个、屋顶水箱废除改造350个、老旧自来水管网改造50.6公里,无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经验做法获住建部全国推广。加快推进高品质饮用水建设,蠡湖未来城DN1400高品质供水专管开工建设,新增惠民户外直饮水点2处,于蠡园中学建成投运全市首个校园直饮水应用示范项目。启动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新建燃气高中压管52.4公里,发展燃气居民用户4万户,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26.4公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活动,累计社会捐款27.33万元,无偿献血248人次。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为全市实体经济降低水气成本2.44亿元,惠及工商业用户7.3万户。践行“3610”行动,为困难户减免水气费用112.86万元,惠及用户4144户。
四、环境责任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余热利用联合循环、抽汽供热降低冷源损失等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采用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供热,2024年天然气发电量13.59亿度,供热量42万吨,供热质量合格率100%。实施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将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转化为再生能源,全年输送“绿色电力”59.87万度,在减少填埋场异味、降低环境隐患的同时,实现变废为宝。
(二)生态环境保护
锚定“两保两提”目标,提高水源地智慧监测预警能力,完善蓝藻运输处置流程,妥善应对原水水质波动,实现太湖连续第十七年安全度夏。落实污水达标处理,完成主城区污水处理量2.44亿吨,污水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新省标(DB32/4440-2022)。落实废物无害化处置,安全处置工业废物1.82万吨,医疗废物0.73万吨、渗滤液32.18万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一站式服务,高效运营166座垃圾分类房和81台智能箱体,垃圾分类运输率100%,实现“日产日清”。落实极端条件公用保障,出动应急巡查抢险人员5700余人次,高效完成年初强寒潮天气和夏季高温汛期应对,全力做好“贝碧嘉”强台风防御和灾后恢复,保障锡城路畅城安。
来源: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