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文号 | |
---|---|
制发机关 |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3-11 00:00:00 |
文件状态 | 执行中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锡政办发〔2025〕1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无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重大要求,深入挖掘无锡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力争到2027年,本市艺术创作更加繁荣,园林文化、美食文化、非遗文化、影视文化、古道文化、书院文化、霞客文化、东坡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更加丰硕,“彰显吴地文化魅力、独具江南山水特色”的城市旅游特质更加鲜明,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1200家,高水平建设全龄友好型、青年向往型文旅栖息目的地城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制定本计划。
一、实施文艺创作攀高行动
1.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发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抓好重大题材、重点作品创作生产。健全文艺精品创作联席会议制度,支持文艺院团开展剧本征集、定向邀约、联合创作和新一轮优秀剧本孵化。(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
2.加强文化惠民和文艺交流。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展演、巡演。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国际传播、讲好无锡故事。〔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3.擦亮“无锡有戏”小剧场品牌。推动《无锡市公益性小剧场建设实施方案》《无锡市公益性小剧场建设标准》落地落细。推动营利性小剧场、旅游演艺特色小剧场建设。〔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
4.深化市属文艺院团改革。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文艺院团”扁平化机制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深化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持续加大对国内外商演、人才梯队培养、经营创收等的绩效评估权重。(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锡山区、新吴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市太湖新城集团)
二、实施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5.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珍贵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强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协同保护,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等系统性保护。〔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
6.加强文化遗产挖掘阐释。探索实施各具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开展考古直播等公众考古活动。讲好文化遗产动人故事,推出更多融合城市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
7.深化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深化“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优化完善“百匠千品”非遗传承创新工程。统筹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持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
8.推动文化空间枝繁叶茂。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新空间。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等面向公众的文化设施,推动建设融合阅读、艺术、展览、餐饮等多维业态的城市文化新空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
三、实施文旅产业促进行动
9.紧抓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惠山古镇国乐之城建设,推进徐霞客故居景区提升工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马镇片区科普研学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用地政策支持,保持重大文旅项目“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文旅集团)
10.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体内城市合作,提升本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11.做大做强文创市场规模。支持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民营文化创意企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博场馆、文艺院团开发文创产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
12.深入推进文旅数智建设。以全国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落地无锡为契机,打造智慧旅游新场景。聚焦景区智慧化提升建设,运用大数据加强游客中心智慧治理能力和显示度。(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13.培育壮大优质市场主体。支持市文旅集团、市君来集团、灵山集团等文旅龙头企业发挥国资国企战略定位作用,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交通、酒店民宿、在线旅游、景区演艺、旅游装备和乡村旅游业态投资、开发。(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文旅集团、市君来集团,灵山集团)
四、实施文旅融合赋能行动
14.推动“音乐+旅游”互融发展。发挥音乐节、演唱会带动效应,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完善市体育中心演出场馆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奥体中心等适合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场所,持续活跃演出市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市文旅集团)
15.推动“赛事+旅游”互融发展。以体旅融合国家级示范基地样本为依托,以申报开展国家体育总局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为契机,推动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16.推动“会展+旅游”互融发展。加强会展与文旅互动,依托品牌影响力强、人气聚集度高的会展项目,主动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培育新的旅游消费增长点。(责任单位:市贸促会,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17.推动“农业+旅游”互融发展。鼓励各地依托稻米、特色水果、蔬菜、花卉、茶叶等农业资源,开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活动。鼓励结合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开展乡村民俗文化体验、非遗文化科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游局)
18.推动“文物+旅游”互融发展。拓展文物空间多元体验场景,实现文物与旅游相互赋能。深化老宅古建活化利用,推动实现从“文保单位”到“文旅空间”的转变。(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19.推动“低空+旅游”互融发展。加强低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国家5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建设低空飞行器起降点等基础设施。拓展eVTOL应用场景探索,推动有条件的旅游度假区建设特色航空飞行营地。(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20.推动“新场景+旅游”互融发展。推动建设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打造一批演艺新空间。深化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促进虚拟现实体验等文娱业态场景创新。(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
21.实现“文旅+百业”互融发展。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事业等各领域各方面,长效带动百业兴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五、实施文旅精品迭代行动
22.打造情韵山水旅游产品。串联运河、古镇、园林、书院、故居、博物馆的无锡老城厢生活,融合蠡湖、太湖、三国水浒城、灵山和拈花湾的凭水临风生活,以及由苏东坡代言的宜兴陶式生活等品牌,推动来锡旅游“寄情山水间,顾盼皆风景”。(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建发展集团、市文旅集团)
23.打造花映江南旅游产品。打造正月“腊梅献岁”、二月“踏雪寻梅”、三月“浪漫樱花”、四月“桃花夭夭”、五月“杜鹃满山春光好”、六月“薰衣草中舞翩翩”、七月“观荷听雨落芭蕉”、八月“清雅脱俗睡莲美”、九月“桂花香里赏明月”、十月“秋菊清霜在人间”、十一月“粉黛丛中乱子草”、十二月“芦花成片让人醉”等“花映江南十二景”,打开赏花经济空间。(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文旅集团)
24.打造田园康养度假产品。因地制宜探索“康养+旅游”模式,开发温泉旅游、森林旅游、田园旅游等康养旅游产品;因业制宜探索“康养+旅游+其他产业”模式,开发农业康养旅游、文化康养旅游、体育康养旅游等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
25.打造雅鉴文博旅游产品。加强看展逛馆新生活方式引导,培育“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市”的无锡雅鉴文博旅游产品吸引力。发挥无锡建设博物馆城的资源优势,策划覆盖全市的小而美高频文化艺术普及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
26.打造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挖掘惠山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紫砂等非遗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资料库。支持有条件的非遗工坊、传承人工作室增加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项目。(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文旅集团)
27.打造锡式休闲夜游产品。深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擦亮“无锡夜醉美”品牌。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旅集团)
六、实施文旅消费促进行动
28.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旅集团)
29.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推动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培育云端新业态,引导“文化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数据局,市文旅集团)
30.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加大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ATM机布点密度。优化景点、景区标识标牌多语种介绍、文博场所多语种讲解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机场集团、市文旅集团,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
31.加强城市形象宣传。丰富“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旅游品牌内涵,优化提升城市旅游推广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讲好无锡故事、展示无锡魅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
32.丰富媒体营销手段。通过“全媒体推广+新媒体渗透+精准化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推广无锡旅游。探索与网红快消品等跨界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加大与直播平台和头部主播合作,提高景区知名度。(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财政局,市文旅集团)
七、实施文旅服务提升行动
33.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推动国际、城际“大交通”和市域内、景区间“小交通”有序衔接。完善节假日和重大旅游活动通景公路的交通组织、运输服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园林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城建发展集团、市文旅集团)
34.提高公共服务品质。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加强适应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婴、残疾人等群体需求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强化旅游应急救援机制,守牢旅游安全底线。(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集团)
35.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压实文旅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主体责任 。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净化文旅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集团)
36.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优质旅游在无锡”诚信公约活动和旅行社综合信用评价工作。用好文旅E家智慧监管平台。(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集团)
37.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实施一批文旅从业人员素质提升项目。推动文旅专业人才向乡村流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经营的乡村文旅示范者。(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旅集团)
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主动融入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工作大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担当,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市文广旅游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调度督促,协调推进落实;各地区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系统做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支撑性、引领性工作成果;各部门和单位要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合力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责编: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