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无锡物联网应用场景向纵深拓展

发布时间:2022-11-16 20:37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十三年前,随着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无锡设立,无锡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先行者,在迈向“万物智联”的路上大踏步前进。眼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已成为“智慧通关”和“高效物流”的得力助手,为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共赢保驾护航。

无锡海关关员借助AR眼镜实现“智慧监管”  吴蔚/摄

  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监管擦亮“慧眼”​

  自动分拣包裹、自动比对数据、自动回传系统……日前,无锡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一批发往菲律宾的出口快件,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单证审核、现场查验等作业,并快速放行出关。据介绍,这得益于海关在无锡机场快件监管中心试点的“快件现场智能化管理系统”。

  综保区保税物流智慧监管辅助系统、快件现场智能化管理系统……今年,南京海关所属无锡海关10个物联网应用项目的陆续落地,着力打造基层海关“智慧大脑”,全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实现口岸监管安全高效。

  据了解,海关设置了查验作业智能终端,实现“货、单、图、控”信息一屏显示,全面提升了查检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快递包裹经过分拣,待查包裹自动流转到开拆台,海关关员用扫描枪轻扫,该包裹包括智能审图提示在内的所有信息即刻显示在集成屏幕上,关员依据屏幕提示进行相应操作,查验结果自动回传系统,正常包裹即可快速放行发往国外。

  在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智慧海关”助力通关的技术应用也有很多,如GPS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掌上物流、视频智能比对、卡口自动识别等,多项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监管。司机驾驶运载车辆到达综合保税区后,即通过高清摄像头完成“卡口自动识别”,系统会根据运载货物、监管方式、风险等级、预警提示、停留时间等数据的不同,直接引导车辆分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类监管、智能验放。借助AR眼镜实现的“智慧监管”,能够助力海关24小时进行动态监管,并随时收集现场信息等。

  在无锡口岸,通关速度的不断迭代,也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助力。今年前三季度,无锡海关辖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4小时和0.36小时,相比2017年分别压缩65%和87%,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2111610101694230716

无锡海关关员借助减免税设备智慧监管平台进行风险监控。虞冰/摄

  减免税设备让智慧监管成为“称职哨兵”

  村田新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车间里,两台电池芯层叠机正在高速平稳运转,它们是该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最新型减免税设备。在设备的一角,有一个约10立方厘米的小装置,是无锡海关创新研发的“减免税设备远程智慧监管系统”的企业端装置。在无锡海关监控室内,关员在监控屏前轻点鼠标,“减免税设备远程智慧监管系统”随即可将该设备的位置、运行数据和即时视频发送至电脑终端。

  目前,无锡海关辖区减免税设备使用企业有100多家,这些减免税设备运输至企业后,海关监管期为3年。该系统上线后,减免税设备监管更加智能。同样实现智慧监管的还有“远程检验智能化管理系统”,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双随机”派单模式,强化了检验监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对检验现场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时借助“互联网+”连线专家共同研判,提高了现场检验效率;商品检验各个环节系统留痕,实际检验过程可回放可追溯。

2022111610110041922615

阳山镇水蜜桃果园里的有害生物智慧监测及预警系统

  “诱捕器+千里眼”,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在阳山镇的多家水蜜桃果园里,若干座头顶太阳能电池板的“小亭子”辅助“捉虫”。这些“小亭子”就是无锡海关联合多家单位研制的“有害生物智慧监测及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高效地监测实蝇分布和数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该系统运用图像比对识别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检疫初筛效率——一旦捕获有害生物,仅需2-3分钟就可以得出初筛鉴定结果,为地区病虫害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前方有“诱捕器”,后方有“千里眼”。在无锡海关驻锡山办事处监控中心,有一块实时显示智慧检疫监测点有害生物监测状况的大屏幕。凭借这一“千里眼”,海关关员可以实时监测实蝇等有害生物数据,并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自动预警和数据溯源管理。

  “有害生物监测是确保出口品质及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智慧监测与预警平台’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监管把关的效率。”无锡海关关员陆颖介绍。现在,该项技术不仅覆盖了阳山水蜜桃果园,同时还覆盖了厚桥街道的梨园、鸿山街道的葡萄园。

2022111610110896997652

无人驾驶物流车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无人驾驶改变现有物流模式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一辆厢式货车从佳利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仓库驶出。在单程5公里的物流之旅中,货车途经捷普、村田、海力士等全球知名制造工厂,进行生产零部件的装卸。一切似乎与往常无异,可靠近车头才发现,整个驾驶过程并无司机操作,只有一位安全员坐在副驾驶位。“这是佳利达正在高新区进行的智能驾驶物流应用项目实景,覆盖了综保区6.7平方公里的测试区。”佳利达副总经理王晓红说,这也是佳利达在全国首个智慧物流商业场景落地项目。据了解,目前无锡市已在物流、道路清扫等10个领域开展车联网相关场景应用。

  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是否能形成闭环决定了一项新产业能否走通从技术到商业化的道路。去年4月,无锡获评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今年又成为全国首个智能车全域测试城市,智能驾驶新产品、新模式依托路侧建设的优越条件,让越来越多“智能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一边是MEMS传感器、车载雷达、智慧座舱等相关产业迅速壮大发展,一边是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创新,车联网在无锡加速商业场景落地。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介绍,目前无锡车联网产业已具有像天安智联这样全国知名的车联网系统集成服务商,“我们的项目遍及天津、重庆、襄阳等地,在手建设项目金额累计达7.1亿元”,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车联网相关产品也实现了规模量产和出货,斯润天朗(无锡)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建设投产了5000平方米的一期厂房,规划了3条全自动化产线,年产能360万台,支撑其在车载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产品市场份额排名首位的业绩;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座舱产品交付吉利汽车,进入其供应链体系,今年预计实现产值3亿元。(本网综合)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