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电子封条+智能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我市执行领域已经开始全面司法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7 11:13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10月20日下午,梁溪法院的工作人员在长广溪庄园的一栋居民楼门上贴上了电子封条,提起对该标的的评估程序。据介绍,本次使用的电子封条是物联网技术在司法领域的一种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我市的执行领域已经开始全面司法应用。

  电子封条:全方位、全时段监控被查封财产

  “李某以该套房屋作为抵押借款,因逾期未还款,案件进入执行阶段。”20日下午,梁溪法院法官助理温超洁在长广溪庄园的一栋别墅外贴上了电子封条,这也是梁溪法院首次使用这种电子封条。

  从外观上看,这种电子封条保留了传统的封条样式,依然是长条形,不过材质采用硅胶,由3D打印而来,不易撕毁,同时防水抗晒,可以重复使用。在封条的中间则安装有一个感知设备,这也是这种封条的核心。现场,记者尝试扯下封条时,刚一触动封条,封条便发出了语音提示:“未经人民法院允许,不得擅自动用、毁损人民法院查封、扣押的财产。”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就在刚才触动封条的时候,记者便已经被感知设备上的摄像头拍下,并且传回到监管平台和执行法官的手机终端上。点开工作人员手机上的软件,可以清楚看到该封条所在位置、所涉案件等信息。

  通过电子封条,可以实现对被查封财产及周围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感知设备上的广角摄像头也保证了封条所能监控的范围。说起这个封条,其实并非无锡首创,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闵仕君介绍,其实在年初便有其他城市的法院开始使用这种电子封条,但是使用的电子封条成本很高,接近万元,并不具备可推广性。这次无锡中院与物联网设计研究院合作研发的电子封条成本不超过一千元,即将推出的升级版封条还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这种封条做到了低功耗值守、全时段感知,电池的续航能力超过半年以上,适合全区域推广。目前,宜兴、江阴、梁溪法院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电子封条。

  智能系统:对企业进行动态监管

  电子封条并不是物联网在执行工作中的唯一使用方式。闵仕君介绍,在以往的执行案件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去企业查封了一仓库的金属材料,交由第三方进行评估,称量过程非常耗时耗力,而物联网的使用则有效缩短了这个过程。据介绍,在执行工作中,将感知器安装在起重设备上,在起吊过程中就可以实时称量物品的重量,而感知器与管理平台相连,结合当天铝、铜、钢材等金属材料的价格就能迅速对财产进行估价,甚至法官足不出户就能实时处置财产。

  “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肯定希望将被执行人的财产及时查封住;事实上,有些被执行企业存在资金暂时短缺的问题,需要通过经营来弥补,希望法院能给他一点余地来偿还债务。双方诉求在我们的执行中是互相矛盾的,我们法院在处置这类案件时往往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闵仕君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院在今年9月份上线了查封财产职能监管平台,可以说是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这个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客观信息,通过终端协同及边缘计算,建模还原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真实状况,对生产经营企业原材料、产成品数量等动态监管,从而实现财产全流程、全时段、全方位的感知和预警。

  在这个系统里,目前有一家企业正在监管之内,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失衡,企业被查封,但目前仍处于生产经营之中。而通过系统,可以看到企业生产线的情况,企业内设备的情况,甚至是人员进出车间的情况。“比方说企业进了多少原材料、生产了多少成品,又销售了多少产品,对这个过程进行动态监管,申请人也可以实时看到企业的动态。”闵仕君表示,通过这个平台,让申请人放心,让被执行企业可以继续生产,践行了最高院“审慎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这才是物联网应用最有价值的地方。

  据介绍,今年6月份,无锡中院与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签订了一份战略协议,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法院工作中去,电子封条、智能系统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闵仕君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用物联网技术赋能法院各项工作。

来源:江南晚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