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太湖水安全度夏 > 正文

自然疗法澄净太湖碧波,近6万平方米水域清澈见底,水质稳定Ⅲ类

发布时间:2019-08-22 10:56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盛夏的梅梁湖风光旖旎,特别是靠近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南泉施工段的一片水域,通透的水面下,繁茂的水草随波摆动,水质洁净程度令人震撼。昨天一早,梅梁湖人工种植水生植物试验项目负责人王荣头戴草帽,驾着一条小船,用带有皮尺的塞氏盘放入水中测量透明度。“盘能看得见吗?”“可以!”当着记者面,王荣看了看刻度说,“能见度1.5米,高出普通湖水1.3米。”为了种好这片“草原”,他和几位南京来的同事已在湖边住了10个月,培植“水下草原”近6万平方米,水质稳定在Ⅲ类。

  站在船上,低头“绿草茵茵”,极目远眺,试验区和普通湖水颜色泾渭分明,这样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刚来的时候,这里长满了荇菜、菱角,还有蓝藻,水质浑浊,治理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水域中,我们一共种下了黑藻、苦草、狐尾藻和金鱼藻等8种沉水植物,用来净化水质。”技术员姜涛告诉记者,这些水草高低错落,四季常青,主要起到消除氮磷、降低叶绿素A、破坏蓝藻生长环境,以及覆盖底泥,减少鱼类对泥土扰动等作用,“我们曾用同样的方法在成都菁蓉湖种了220万平方米水草,效果不错。”

  据介绍,这些水草从湖北、南京等地运来后,由工人们像插秧一样栽种,苦草个性最强,喜欢抢地盘,几株种下去,一个夏季就可蔓延一片。“也遇到过麻烦,太湖里鱼虾繁多,刚刚种下,嫩苗被湖里的鱼群当美味给吃了,或是让螃蟹龙虾给剪了。”种植工吉士亮说,为了不让“虾兵蟹将”前来捣乱,他们做起了渔簖,呵护水草成长。“现在每天还需湖面巡查,检查水草是否缺失,是否有漂浮物等,目前水草都已扎根,要想拔起都比较费劲。”技术员田壮壮介绍,种水草是最为生态的“自然疗法”,配套两年维护期,成本核算下来70元—80元/平方米。

  随着太湖水质的逐年提升,梅梁湖出现过大面积的天然菹草,但由于菹草无法四季常青,对水质净化作用较小,如果不及时收割,菹草腐烂后还会影响水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10月,我市组织召开梅梁湖局部水域人工种水草可行性分析会,与会专家建议在梅梁湖东部风浪较小的湖湾,小范围种植沉水植物。“太湖沿岸种植水草,主要起到抑制湖岸蓝藻、净化水质的作用。”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处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沿梅梁湖岸边推广,把“盆景”变成“风景”。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