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垃圾分类,这群无锡人7年前就开始行动了

发布时间:2019-07-31 16:39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时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当属“垃圾分类”,当上海人快要被垃圾分类“逼疯”的时候,垃圾分类离无锡人也越来越近了。而在滨湖区河埒街道稻香社区,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早在七年前便开始实践垃圾分类了。从观望到参与,从参与到宣传带动,越来越多的稻香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以实际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

  

  分类投

  放对照“瓶瓶罐罐纸电1357”

  你家里的日常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恐怕大多数人的习惯是直接扔进垃圾桶,也有部分人会收集一些纸板箱、瓶罐卖给废品回收站,这大概是最初步的垃圾分类。如今,每周四上午是稻香社区固定的垃圾分类回收日,志愿者会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后装进袋子里运到慈济环保站,进行再次分类后变废为宝。

  7月4日早上8:30,记者来到溪南新村118号楼门前的广场上,只见场地上已经整齐地摆放着十只回收箱,上面分别贴着“塑料瓶”、“玻璃瓶”、“铁罐”、“铝罐”、“纸类”、“电池类”、“衣物类”、“3C类”、“五金类”、“其他”的标签,这个分类法有个简单易记的口诀——“瓶瓶罐罐纸电1357”,细致的分类基本上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垃圾。

  小小的广场上,陆陆续续有居民将自家的垃圾拿来进行分类投放。硬板纸、塑料瓶、可乐罐……已经实践垃圾分类半年多的袁阿姨熟练地将垃圾一一投放进对应的回收箱,当被问及是否知道无锡的垃圾分类条例将从9月1日起开始实行时,袁阿姨表示对新政策已经有所了解,也能准确说出垃圾“四分法”。

  现场也不时有“新手”站在回收箱前犹豫不定,对垃圾分类还不甚明了,志愿者会及时上前给予帮助和指导。孙惠芬阿姨就是社区环保志愿者之一。年逾六旬的她在七年前也是个对垃圾分类完全没有概念的“小白”,而现在已然成了社区远近闻名的“环保达人”。说起垃圾分类,她讲得头头是道,对居民的现场指导也是不遗余力。“利乐包装的牛奶喝完后可以加点水清洗一下,洗完的水能用来浇花,洗干净后要像这样把包装剪开摊平晾干,就不会有异味,也方便回收。包括其他饮料瓶,都要清洗干净后再进行回收,我们在源头就要清理干净。”孙阿姨正在耐心地给新手顾阿姨讲解。顾阿姨也在孙阿姨的指导下,将充电器电线、饮料瓶、包装纸盒、绳子等一一正确投放进了回收箱,“先学习起来吧,这样一实践我就心中有数了,垃圾分类并不难!”

  

  以点带面

  “公益代言人”队伍愈发壮大

  引导许许多多像孙阿姨这样的志愿者们踏上环保之旅的,是来自无锡慈济环保教育基地的志工们。2012年,慈济环保志工们第一次走进稻香社区,向居民传播“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这些理念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虽然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得并不多,但稻香社区秉持着“从自身做起,以点带面推动环保”的理念,携手慈济环保打造“环保家庭教育示范点”,每月定时定点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同时设立环保橱窗,印制环保宣传手册,为辖区居民开启了最初的“环保启蒙课堂”。

  在“环保家庭教育示范点”里,慈济环保的志工叶月容向记者展示了巧艺坊的手工达人们用废弃布料制作的桌旗、折叠购物袋、精巧的小钱包等等漂亮的手工作品。“公益真的可以变废为宝,塑料袋也是可回收的”,孙惠芬阿姨也展示了她用塑料袋编织的篮子。孙惠芬、陈建英、陈心玉、谭锡惠都是社区最早接触环保公益的人,从环保小白到环保达人,是他们几年来不断坚持的结果。在他们的带动下,从一个人到十个人再到百余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区的环保公益事业。七年来,环保理念在稻香社区里慢慢渗透、拓展,越来越多的像孙惠芬这样的热心居民成为社区的公益代言人,他们也成了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将垃圾回收再利用之外,慈济环保还将废品回收的款项用于爱心助学、支援贫困老人等公益事业。在小广场的环保宣传栏里张贴着“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据志工叶月容介绍,他们每两个月会捐赠一次,2019年3月的票据捐赠金额为435.7元,2018年10月和8月的金额分别为129元和170元。袁阿姨说,“我以前也是把易拉罐、硬板纸之类的卖给收旧货的赚点小钱,但是听说他们这里收集后可以拿去回收再利用,卖废品的钱还会用来爱心助学、支援贫困老人,我就拿过来回收了。做环保的同时也能把公益做了,我觉得很有意义。”

  加大宣传

  推广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

  志工叶月容介绍说,无锡每天都会产生超过5000吨的垃圾,其实只有10%是垃圾,90%都是可以回收的,只要合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只要大家真正行动起来,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就会急剧减少。叶月容说,“环保是没有门槛的公益,平时大家随手丢弃的电池将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旧衣服、用过的瓶子随手扔掉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再利用,甚至一些瓜果蔬皮经过发酵也能变成酵素用来代替清洁剂,所以真正的环保应该从家庭环保开始。我们宣导的是清净在源头,环保不是收垃圾,是带动精质化的回收,是让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循环再生。环保也不只是末端回收,回收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步,最重要的是减少垃圾排放,努力让生活零垃圾。”

  今年,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开展垃圾分类,稻香社区不仅在水秀新村内设立了垃圾分类点,对垃圾桶进行分类化改造,现场集中的垃圾分类活动也从每月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随着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改造升级,稻香社区还特别打造了一间环保示范室,用于向居民进行环保宣传和垃圾分类的正确引导,以后也会开展酵素制作等公益课堂。

  随着多年来的宣传和推广,现在社区里的不少居民都知道新村里有固定的地方可以将家里的垃圾带过去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而前来参加每周垃圾分类日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0多岁,小的还在上小学,甚至还有残疾人。

  《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面对即将出台的新条例,稻香社区副书记唐俊文表示,虽然起步较早,但对于一个老年人口居多的老小区而言,推广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是着重从环保理念的推广和宣传上下功夫,同时在新村里分片区进行垃圾桶分类化改造,希望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让居民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