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4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7-08 14:19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锡政函〔2019〕28号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第0439号提案的答复

  

 范泽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宜兴陶瓷文化和产业传承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宜兴陶瓷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以紫砂为代表的陶瓷产业已经成为宜兴的历史名片和富民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的硬支撑。因此,推动宜兴陶瓷文化产业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发展始终是我们积极倡导和努力的方向,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滞后、紫砂泥料禁采等因素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正如委员提到的“陶瓷专业人才缺失、陶瓷创新能力不足、陶瓷资源化不够”等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研究、优化。

  一、加大陶瓷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陶瓷产业已经纳入宜兴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宜兴市出台的《宜兴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发展文化旅游业、陶瓷文化产业和高端文化制造业的产业重点。我们将通过强化载体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优化提升等手段,全力做强以紫砂为代表的陶瓷文化产业。其次,加大紫砂陶瓷项目对上争取的力度。由于紫砂陶瓷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对这一资源进行创新性、产业化的设计、开发、利用、宣传和推广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我们积极推动紫砂陶瓷等多个项目申报江苏省现代服务业(文化)专项资金的奖励或补贴,对整个行业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作用。2019年该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即将启动,宜兴市将鼓励将陶瓷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创意等推动的陶瓷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陶瓷产品出口项目、陶艺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项目等申报本年度专项资金支持。再次,宜兴市级政策层面,自去年以来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文化企业代表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对企业围绕紫砂行业提出的税收负担过重、紫砂矿亟待恢复开采、专业人才吸引与使用等问题,表示了高度关注和重视。2019年,宜兴市委办公室带队专门赴昆山、常熟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初步拟定了《关于加快宜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初稿)》,建议在新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对紫砂陶瓷创意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对当年度缴纳税额超过一定数量的规上企业给予税收返还奖励,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另外,在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对文化企业参加宜兴市政府牵头在市外(境外)开展的统一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奖补摊位费。自这条政策出台以来,多家紫砂类文化企业参加义乌文交会、宁波文博会等均获得了参展补贴,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走出去,传播紫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鼓励和推动作用。

  二、搭建陶瓷文化对外交流平台

  一是“文化走出去”,扩大宜兴陶瓷文化影响力。计划将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下阶段,无锡市组织宜兴密切关注,积极主动做好第二批申遗工作,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实、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助力提升江苏海外影响力。另外,宜兴市将加快推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项目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大对上沟通和衔接,根据新的申报要求补充完善现有的申报材料,扩大紫砂文化国际影响力,助推宜兴紫砂产业繁荣创新发展。

  理清脉络,分步实施。2019年,宜兴市将与央视媒体合作赴欧洲拍摄《海外遗珍——流向欧洲的宜兴紫砂陶器》大型纪录片,理清宜兴紫砂陶经海上丝绸之路流入欧洲的历史以及对欧洲的文化影响,并将投放于央视及省级媒体平台。下一步,宜兴市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有计划地分步拍摄《海外遗珍——流向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宜兴紫砂陶器》大型纪录片,争取投放于央视海外频道,扩大宜兴陶瓷文化海外影响力,并借此密切与海外各大博物馆、著名文化学者、藏家之间的关系,为将来海外办展和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形式多样,有序推进。近几年,宜兴对外文化交流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举办了一系列“运河陶·丝路情”文化展览;宜兴市陶协远赴英国、俄罗斯等地,宜兴紫泥公社沿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均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展览,取得了较好效果。还赴日本常滑市举办了“运河陶·丝路情——宜兴紫砂陶器精品展(常滑站)”;利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连续举办了六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对丰富办展形式,扩大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下一步,在办展地点优先选择节点城市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横向开通“海丝航线”,纵向开通“运河航班”;在办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前提下,将展览、非遗表演、文化论坛相结合,注重形式与内容并重;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展理念,以文化为载体,以缔结友好城市为手段,全方位开展文化经济交流合作,形成合力,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

  二是“文化引进来”,增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力。品牌活动,做大做响。通过前几年的运作,“梁祝戏曲节”、“茶禅四月到宜兴”,“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已初具影响,并成为了经贸洽谈的桥梁载体。下一步,我市将在摸清文化家底的基础上,深挖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等特色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宜兴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并使之品牌化、规模化。

  特色小镇,做细做优。2018年,丁蜀特色小镇的正式获评,为丁蜀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宜城、丁蜀“一核双城”向“一体统筹”转变的战略构架实现,提供了良好契机。下一步,宜兴市将结合现有布局,推进宜兴陶博馆等一批文保单位建设保护工程,推进陶都路沿线文化氛围和商圈的规划方案,打造独具丁蜀特色小镇风采的陶文化展示中心和商贸基地,带动宜兴陶瓷经济发展。计划将丁蜀镇纳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对象,根据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抓紧做好相关价值研究和各项准备工作,逐级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

  三、加速陶瓷人才的引进培养

  近年来,在省各级部门的支持关心下,按照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宜兴市始终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积极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兴市”战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一方面省教育厅将根据生源实际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陶瓷专业高端人才和师资的培养,为引领陶瓷产业和陶瓷文化艺术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积极传承宜兴陶瓷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继续作出努力。另一方面,宜兴人社部门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乡村人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从全方位入手狠抓落实,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贯彻落实宜兴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陶都英才”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宜兴市委组织部牵头下,会同财政和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研究涉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措施,并给予政策倾斜扶持;近期抓紧拟订出台《宜兴市乡土人才培育实施办法》,具体明确乡土人才界定、培育、评选和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将乡土人才放到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来抓,动态掌握乡村基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多渠道重点引进创业型、专业技术型、营销管理型等急需人才;定期开展乡土人才评选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扎根乡村基层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并在乡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乡土人才,通过评选给予表彰及物质奖励,并推荐申报无锡市级及以上各类人才评选;开展“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评定工作。鼓励筛选各类优秀乡土人才申报、创办“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在带领技艺技术传承交流、带强乡村各类产业发展和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紫砂矿开采调研和监督管理

  自2007年以来,宜兴市政府启动实施黄龙山紫砂陶土资源禁采令,至今未解除。紫砂矿宕口停采后,宜兴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紫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宜兴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编制了《宜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5—2020年)》,已设置2个紫砂泥拟采区域,分别为黄龙山和军山坞矿区。其中黄龙山矿区区域内新建多幢商品房和办公楼,压覆紫砂矿现象十分普遍,加之区域内水系发达,已基本无可采的作业面。军山坞矿区可以进行地质勘查利用。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根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条件前提下,加强调研论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依法公开出让矿业权。另外,公安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加大动态巡查频率和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紫砂矿产资源的行为。对偷盗采易发地区设置路障、限高架、警示牌及安装监控摄像头等技防措施,源头防控偷盗采行为。对新发生的非法开采紫砂资源行为,依法从速、从严、从重作出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案、震慑一方。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加强对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提交的价格鉴定证据的审查,合理认定非法开采的紫砂矿产品价值和造成紫砂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严惩非法开采紫砂矿产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支持紫砂矿资源的保护性开采,促进宜兴陶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5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