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 正文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从小作坊到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发布时间:2018-10-19 12:22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作者:周鹤峰】

  在滨湖区胡埭工业园区,一家接一家现代化工企业栉比鳞次。大型标准化车间、壮观的办公楼和科技大楼,宽敞而笔直的园区道路,其气势令人惊叹。无锡市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总部就坐落于此,占地八十余亩。

  从一个“铁匠铺”开启成长之路

  无锡市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前身为无锡县炼油设备配件厂,原址在原东绛镇利农村五里湖东南部脚盆湾边,系一家村办企业。再上溯其源,在七十年代初,它只是设在祠堂观庵里的一个农具加工小作坊而已。改革开放以来,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一家现代化高新技术大企业,这是中国乡镇企业四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利农村,三年饥饿时期之后,农副业得到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日渐安定,但是数以百计的下放职工从上海、无锡等城市迁回故乡,被堵死了其他出路的大批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年人数猛增,本来缺少男劳力的这片土地十数年间一下子劳力过剩起来,干部群众苦苦寻找出路。于是,在1966年初,一家“铁匠铺”诞生了。起始时,仅数名工人,在朝东巷南头宣氏祠堂内开炉生火,为农民修理农具,同时为无锡城里的一家船厂打造铁钉和螺帽。这家铁匠铺,就是如今无锡市石油化工设备的原始母体。1975年,该厂18名职工人均创利一万元以上。当时县委书记温耀邦专程来到该厂,对刚丢下锄头铁耙的农民出身的新型工人大加赞赏,并在各种场合加以肯定、表扬。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要知道,该厂当时的全部家当仅仅是几只氧气瓶、一台旧冲床和一台旧车床。

  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日渐壮大

  在当时村支书马介贤、厂长何瑞洪、南京炼油厂宣汉文等人以及全厂所有职工的努力下,炼油配件车间的生产迅猛发展。在何瑞洪调任邻村支书以后,生产队农技员出身的初中毕业生宣兴南担任了新厂长。1982年,无锡县炼油配件设备厂正式挂牌(后改称为锡山市石油化工设备总厂)。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炼配厂先后建造了15米双跨、21米双跨、18米双跨、24米双跨等大型标准化厂房,还逐渐新建了办公大楼、招待所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增添了较为完善的先进设备。工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并与国际级石化科研单位挂钩协作,其拥有专利权的旋风式分离器成批成批地运向全国各个炼油厂家。至九十年代中期,厂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5千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000多万元,拥有员工400多名,年产值达一亿多人民币,人均GDP近4千美金。

  收获荣誉无数依然初心不改

  1996年企业转制,工厂正式改名为无锡市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这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董事长宣兴南高瞻远瞩的带领下,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先进的分离技术和管道气体分离技术,与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大学和石油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协作,引进大量高校毕业生等技术人才,建造了全国最大的分离技术试验研究装置(大型冷模、热模试验装置)。公司拥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通过了ISO9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ASME证,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级供应网络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物资资源市场成员厂,2000年被江苏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公司总部及主厂区迁入胡埭工业园区(另有数家分厂及经营部分布于无锡和苏北等地),公司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自身活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努力攀登石化行业的制高点。公司连年被江苏省、无锡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分行、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评定为AAA级信誉企业。

  四十年来,该企业大踏步而又不失稳妥地持续向前迈进着,如今已然成为业界航母。董事长宣兴南表示,新时代应当有新气象、新发展。公司抛弃陈规陋习,用全新的现代观念和制度加以管理,希望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还能有新的突破。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