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瞄准“融合”,加快“物联兴农”

发布时间:2018-09-17 10:29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昨日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农业应用与产业升级高峰论坛上,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剖析并呼吁:要在研发、推广运用等方面加强工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从而加快实现“物联兴农”。

  农业物联网还处于示范和推广阶段

  “我国是最早开展智能农业应用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农业物联网对水、土、肥、药等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帮助农业劳动者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农业物联网多与机器作业相结合,解决了传统农业模式下体力劳作强度大的问题。

  当前,农业物联网技术自身有局限性,还不能在农业生产方面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应运。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总体水平还不高,规模化作业还不广,不少农民对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等的消费意识还不强,导致农业物联网仍处于推广、示范阶段。

  “从事种养的农民数量不断减少,且知识层次不高,这种生产现状与人们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强的矛盾亟需破解。”北京农田管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余洋说。最有效的破解之道就是农业物联网。未来三五年,我国农业会进入全面服务化阶段,农业物联网发展会加速发展。

  用“工匠精神”攻克关键技术

  “使用农业物联网,初学者也能种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欧姆龙集团农业自动化中心中心长小泽尚志说。他们设于锡山区厚桥街道的农场,通过传感器感知大棚内果蔬的温度、湿度、水分等数据,初学者根据其技术规范就能知晓应加温、还是灌水,并通过自动化设施操作。

  他认为,物联网农业要加紧突破技术难点,才能有更广的市场前景。当前不少农业物联网设施只是装上传感器、反映数据。下一步应由电脑来进行更及时有效的“思考”,作出精准判断并自动化操作。另一方面,设施农业种的多是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物联网技术要着力解决市场分析难题,指导生产者利用物联网设备控制农作物生长,让其在市场高价点成熟并上市销售,或销往市场需求量大的地方,等等。

  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行业总监何震宇认为,要用“工匠精神”加快攻克关键技术。他们曾筛选60多家和农业相关的企业,在农业机械、化肥、授粉、大田作物种植等领域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期间发现,农业数据采集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还未形成农业数据采集标准。近年来,他们调动公司国内外资源、联合多家合作伙伴来开展农业数据采集标准制订项目。

  技术推广应用更顺畅

  “好技术,有好的推广途径、模式,才能尽快迎来好市场。”余洋说。无锡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要让更多农户尽快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也要让农户更多了解农业物联网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功能。政府要强化政产学研机制,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扶持,在推广应用方面也要制订相关政策,通过现场会、观摩会等加强引导。

  小泽尚志认为,当前农业物联网还存在研发、经营人才不多的问题。政府要和企业一起来开展人才培育工作,并搭建平台,形成工业信息化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储备库,推动农业物联网业加快发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熊范纶说,当前,农业物联网产品亟需升级换代,如传感器要进一步提高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要沉下心来搞好基础研究,技术要接地气,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这需要政府、科研院校、企业来共同推动。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