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7年无锡两会 > 最新报道 > 正文

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 委员热议科学治污、精准治霾

发布时间:2017-02-17 00:00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昨政协委员分组讨论。  范华/摄

  2016年冬季,苏南地区陷入了雾霾频发的“魔咒”。怎样打破这个魔咒?如何让无锡成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地绿水秀的城市?委员们提出,要科学治污、精准治霾,打好治水、治气、治土的攻坚战!

  皮何总委员:

  垃圾分类收集推行“干湿分离”

  无锡市从2013年起在全市范围大规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对生活垃圾主要实行“四分法”,即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多年来,我市垃圾分类回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安装垃圾分类收集箱体的小区数量不足、市民主动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足、生活垃圾消纳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严重不足等问题。为此,皮何总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推行“干湿分离”垃圾分类收集法。他说,目前政府部门推行的“四分法”过于繁琐,要让市民群众一下子接受,从短期来看存在很大困难,建议垃圾分类收集先从“干湿分离”做起,即将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塑料、金属和瓶瓶罐罐从干垃圾中分离出来; 遇到有毒有害垃圾如电池、灯管灯泡、药品等等则单独放入家中的储物箱,收集满了以后再统一倒入有毒有害垃圾的专用箱体,由于有毒有害垃圾数量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剩余的则主要对湿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包括剩饭剩菜、瓜皮果壳等含水量较多的垃圾,这样进行垃圾分类居民家庭比较容易做到,更贴近生活实际,也避免了环卫工人二次进行分拣。

  二是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专业化。在对垃圾进行运输过程中要分类引入车辆,专门配备厨余垃圾运输专用车辆,避免在运输厨余垃圾过程中出现抛洒滴漏的现象,尽可能在小区就设立厨余垃圾沉淀设备,让干湿分离流程在小区内完成,减少垃圾处置的后续工序。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生活垃圾处置消纳基础设施建设。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工作实施到位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最终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另外,就是要加大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市场的培育以及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资金保障。

  民盟无锡市委:

  改进水葫芦养殖、打捞、承包办法

  2007年太湖水危机事件后,我市将水葫芦作为抑制蓝藻爆发、降低蓝藻浓度的重要手段,进行大面积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水葫芦繁殖力强,当水温低于0℃时,水葫芦就会死亡,沉入水底,形成另一种污染,需要及时打捞。因此,水葫芦在养殖的同时,必须不断地打捞,导致打捞量相当大,增加了治理蓝藻的成本。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理好水葫芦养殖带来的二次污染成为我市蓝藻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盟无锡市委建议,改革水葫芦养殖、打捞办法,实行分段养殖,按镇(街道)承包。据了解,目前水葫芦的养殖、打捞外包给专门的公司,其产生的生产、管理成本比较高。建议以望虞河、鹅湖等重要河流、太湖沿岸(无锡段)所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对水葫芦养殖工作进行分段承包。沿岸的村社区,可以利用当地渔民、经技能培训过的失业人员等人力资源,从事养殖工作。

  “经相关管理部门丈量面积,可以直接将补贴付给镇财政,由镇级财政所下发到相应的村社区,由村社区负责分发。这样,既能节省养殖、打捞人员的生活、生产成本,又能解决部分渔民因休渔期等在家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困难。”

  另外,鼓励、扶持水葫芦深加工企业,解决打捞上岸水葫芦的出路问题。众所周知,水葫芦打捞上岸后会迅速腐烂,必须及时进行加工、转化。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鼓励、扶持相关企业积极投产水葫芦的打捞和后续加工,使其在发挥净化太湖水质作用之后,继续成为化肥、营养土等有益于环境的宝贵原材料。可在新安、鹅湖等地沿望虞河边建设水葫芦加工处理中心,负责加工17—18万吨水葫芦,每天将打捞上岸的水葫芦加工处理掉,既能够节省堆场,又每年能生产出1.6万吨的绿色化肥、营养土、培养剂等产品。

  龚雁委员:

  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减少扬尘

  工地扬尘治理一直是市建设局的重点工作项目。与传统的现拌砂浆相比,预拌砂浆在治理施工扬尘、节能减排、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创新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龚雁说,2013年8月26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市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明确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市区全部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现实情况是江苏省兄弟城市使用预拌砂浆的情况已逐步步入正轨,但我市的推广应用工作进展缓慢。”为此,龚雁给出了一组数据:

  龚雁表示,建筑扬尘约占整个大气扬尘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其他省份做的研究表明,每使用1万吨预拌砂浆,可减少扬尘1400Kg,如果我市建筑工地全部禁止现场搅拌砂浆而使用预拌砂浆的话,可减少扬尘约400000Kg。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对减少工地扬尘和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龚雁建议:市建设局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预拌砂浆使用环节的管理。具体可从编制预拌砂浆预算定额、招投标管理、建设工程的设计和审核、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把关扎口。

  “预拌砂浆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技术,企业必须以科技为本,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在预拌砂浆生产中使用工业废弃物作为原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龚雁认为,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把预拌砂浆推广应用与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结合起来,形成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应用“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赵民委员:

  土壤修复不煮“夹生饭”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形成了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就无锡而言,巨大的土壤修复市场吸引了大量环保企业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无锡土壤修复市场的企业超过50家。赵民认为,土壤修复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不少新问题。

  一是修复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据调查,目前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工程土建、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等方面转型而来,许多企业只是把污染土壤挖出、转移、再填埋或者焚烧,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从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修复。

  二是技术滞后影响修复质量。目前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大都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因为没有资质要求,准入门槛低,导致目前这个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另外,由于目前土壤修复需要的相关设备和药剂,大部分需要进口,修复技术及成本十分高。因此,缺乏相应设备也制约了土地修复企业的发展,导致在实际土地修复中土壤修复的质量不高。

  三是土壤修复项目缺少相应的管理办法。虽然国家和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颁布,但相关管理细则、政策落实等尚未到位,因此也缺乏对土壤修复工程从业单位及技术负责人有具体的约束措施,将导致土壤修复项目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为此赵民建议,建立从业资质认证体系,保证企业有序竞争。同时,对土壤修复行业和相关企业进行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从事污染场地治理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通过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定向培养,以满足土壤修复产业日益增长的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本着“一次修复永久负责”的精神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由专家团队检测认定修复是否符合标准,明确专家对自己做出的结论负责,确保污染土壤修复不煮“夹生饭”。

  (记者 吴旻昊 陈菁菁

 
[责任编辑:少康]

来源:超级管理员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