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要闻 > 正文

加“数” 前行,田间地头新意浓

发布时间:2022-05-26 07:03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最近一次线上直播成交量超2000单。”依托一片花田,宜兴徐舍镇美栖村不仅成了网红打卡地,更让农民有了增收致富新渠道。今年,玫瑰花系列加工产品初次“触网”就受到网民热捧,背后与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的助力密不可分。从物流、仓储到直播带货、全链路营销,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给出了“定制方案”。

  作为苏南最大的农业板块,宜兴农村资源丰富,但面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如特色农产品众多但品牌影响力不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层次不高、发展乏力。如何盘活农村资源,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宜兴加“数”前行,力求打造国内领先、可示范、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农村“宜兴样板”。

  前店后仓

  农产品搭乘“数字”快车

  “数字乡村过去谈概念的多,落到实处的关键是要让农民有获得感”,宜兴城建文旅集团副总经理朱九红认为。

  宜兴具备丰富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资源,是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宜兴数字乡村的探索首先将农产品电商作为突破口,致力打造“宜”字号农产品品牌。由此,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应运而生。

  不同于以往单一存储功能的仓库模式,农产品经营者可以选择将自家的货品放置在产地仓,在智慧物流体系下,从农产品的下单、打单,到备货、拣货、发货,都能在2分钟内完成,效率跟传统仓比起来提高近10倍。

  “前店后仓”的模式让“田间地头”直连“城市小区”,激活了乡村产业增效增收的乘数效应。

  目前,产地仓已进驻商家近30家。平台大大减少了农户电商的前期运行成本,其中,物流成本降低约15%,仓储成本减少约10%,同时作为供货中心,入仓产品还对接盒马鲜生超市等。据宜兴市城旅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蒋明彧介绍,目前,茶叶、大米、百合等通过线上销售,取得长足进步。如宜兴百合,通过阿里阿地仓冷库保存,延长销售时间,一年网上成交40多万斤。

  线上共享

  让农村闲置资源变资产

  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土地。但长期以来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三块地”,没有充分盘活,价值没有充分发挥。而许多社会资本想进入这一市场时,却面临信息不畅、投资无门。解决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宜兴数字乡村建设又一发力点。

  去年,宜兴农业农村局、城建文旅集团携手微笑草帽乡村发展机构,组建了“我要下乡”数字乡村与产业招商(宜兴)服务中心。该中心就建立一个可招商乡村土地资源数据库,农村可用土地、民房等信息均包含在内。通过提供系统化的产业招商服务,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宜兴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让闲置资源变资产”,朱九红说。

  目前,白塔村、善卷村等地的乡村闲置土地资源的数据采集工作已完成,宜兴市乡村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正在完善之中。同时,白塔村线下乡村旅游“小火车”、“打铁花”等旅游项目正在推进之中。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认为,“三块地”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过去利用率不足、效益不高,通过数字乡村的打造,未来期待让“三块地”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数字化场景

  加快城乡融合步伐

  今年初,宜兴市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启动建设。据宜兴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介绍,项目将构建有宜兴特色的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涉农数据在全市范围的监测与管理,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升级,解决生产经营主体、市场主体、消费主体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推进国家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

  如今,宜兴许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合作社等,已着手布局数字农业,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场景应用越趋丰富。

  数字化场景应用不仅要让百姓用起来,更要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宜兴在苏南水产品养殖面积最大,但品牌影响力一般。近期,宜兴将对13.7万亩池塘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其中,数字化手段将贯穿整个过程,包括智能化管理、尾水处理等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苗种、饲料、药品等,从源头保障安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同时,开设水产品加工厂,生产预制菜等,助力宜兴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