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打造人才磁场 赋能个体创新

发布时间:2019-05-07 17:29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引进来的海外人才如何本土化,如何改造其海外经验成为本土经验,是实现发展共赢的关键。”“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才能真正留得住。”“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匹配城市发展所急需的人才。”2019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无锡交流大会昨天开幕,会场上专家云集。不少与会嘉宾在接受无锡日报融媒体专访时,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聚焦产才融合的“妙招”,以及如何吸引高端人才,助力无锡高质量发展的感悟和见解。

  

  海外人才留住用好,本土孵化是关键

  宰承峰:欧洲创新中心创始人,CENTI中欧科技创新网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中英青年创业协会(BCYEA)主席,伦敦市长办公室国际商业计划导师,伦敦发展促进委员会成员,伦敦科技发展协会成员,上海科技倡导小组主席

  宰承峰接受采访时,刚刚参加完“中欧科技创新季”中国首发仪式。这场横跨中欧大陆的科技活动由该中心联合欧洲一众创新组织共同发起,目的是搭建中欧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及人才的交流平台。“活动通过路演、交流,形成‘社区’的意义超过活动本身。”宰承峰介绍,欧洲有很多科技企业和人才非常想到中国来,需要这样的载体来提供机会。

  “中欧科技创新季”每年在欧洲举办四季活动,以后在中国至少举办两季活动,“目标是把越来越多的欧洲科技企业和人才带到中国来,同时促进中国投资机构提升意识,让中国市场能够更多地了解海外的理念和技术。”

  去年底,欧洲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无锡,在锡东新城商务区成立分中心,通过本地培育和国际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社区。“无锡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无锡又能给落地的海外科技企业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果让我们在长三角地区选择一个据点,无锡无疑是最合适的城市。”宰承峰介绍,无锡分中心不仅是一个物理载体,更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持续地将欧洲的科技企业、项目、人才甚至是整个业态带到中国来,传输给无锡当地的合作伙伴和机构。此外,无锡分中心还计划开展中欧跨境的科技加速器项目,联动欧洲的一些科技载体和组织,对接全球资源,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构建全球企业人才交流的大平台、大桥梁、大社区。

  对于海外人才如何助力无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宰承峰表示,科技创新,既包括“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也包括“从1到100”的应用研究,目前国内科技企业在应用研究上很有建树,但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仍略有欠缺,而国外很多科技企业和人才往往非常专注于“从0到1”的研究。“海外人才可以带来专业化、国际化的研究理念和想法,与国内勤奋努力的科技团队相结合,能够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他说。

  

  画好领军人才培养“路线图”

  金保昇: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煤和生物质高效洁净转化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36项

  “江苏省的新高考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实用性的提升,更加体现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的宗旨。”金保昇说。最近,江苏高考改革采用新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金保昇在仔细研究后认为,江苏统考科目采用全国卷能够体现更大范围内学生的可比性,选考模式则突出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人文社科的学生能锻炼理性思维,学理科的学生也能提升人文素养,选择面更宽了。”

  与此同时,高考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有助益。在金保昇看来,在新高考方案的作用下,学校教育未来将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建立,为高校进一步培养创新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更能适应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金保昇告诉记者,不久前,东南大学正式启动《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推出“教改二十条”,其中有100%自主重新选专业的权利,甚至转系都允许;本科生配备硕导、博导甚至院士作导师,大幅增加本科教学的“含金量”的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与江苏省高考改革的出发点不谋而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东南大学把培养领军人才作为目标。”在金保昇看来,《行动计划》画出了东南大学领军人才培养的“路线图”,将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重构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个性化专业培养新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抢抓核心技术人才,占领汽车产业转型制高点

  张立军: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上海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上海市汽车行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上海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商用车与专用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它懂你的眼神,懂你的手势,你们之间无比默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口中的“它”,就是未来的汽车。在张立军看来,未来,汽车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人们出行的最佳伴侣。他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未来汽车,不仅在能源与动力上有重大调整,在控制上也实现创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汽车也将深度融合,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网联化,是否有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是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关键。

  张立军用四个转型勾画了未来汽车将以何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第一个转型是能源与动力的转型,现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就是在探索发展新的能源、电源、动力。第二个转型就是信息和智能的转型,也就是智能驾驶。“我们关注的是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让汽车的行驶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第三个转型是材料和结构的转型,通过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最后一个转型,在张立军看来最重要,却也是大家以往容易忽略的——人机关系的转型。“以前我们更关注被动关系,今后将是主动关系。”张立军表示,汽车既是一个交通工具的终端,也是一个移动空间终端,围绕着用户的体验所产生的人机交互、人机界面、人机关系研究与创新将成为今后主导汽车发展的关键。“未来汽车一定要跟用户‘投缘’。”在他看来,人机关系的转型意味着车企要把冷冰冰的机器做出“温度”来,车企的转型一定围绕用户体验这个核心。“未来汽车安全是底线,用户体验是上限,而这个上限将决定车企的生存极限、市场极限和竞争力的极限。”

  

  真正的人才,须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

  管锋:欧美精英创业家协会会长、美国商桥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美国中西部浙江大学校友会理事长

  身为无锡人,又是欧美精英创业家协会的会长,管锋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总是格外用心,一有合适的海外人才和好项目总是第一时间往家乡引荐。为了参加本次才交会,他特意邀约了16名海外博士组团前来,亲身感受无锡创新创业的火热氛围。

  “现在国内创业氛围浓郁,一些政策也给海外人才带来了信心,他们到国内创新创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管锋告诉记者,近年来协会与新吴区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引进了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最关键要做到匹配。”管锋坦言,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如果完全从零做起,不但时间成本高、风险系数也大,如果能够跟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就有可能实现双赢。“国内企业需要好的项目、技术来带动转型升级,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也需要国内龙头企业来帮助他们打开市场,组织各方面资源,双方把各自擅长的事情做好,创新创业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匹配度高,人才才能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管锋告诉记者,近些年,协会根据新吴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从海外引进了许多物联网、电子类的好项目和优秀人才,在这里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眼下,各地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对海外人才更是高看一眼,那么,怎样判断一个海外人士是不是人才?管锋自有一番心得。“有人认为学历是评价标尺,在我看来,学历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标准。”长期致力于发掘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管锋认为这样的人才远不是一张文凭能够反映的。“人才有很多种,其中创新创业的人才要求要比专家型、研究型人才高得多。”在他看来,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有科研能力,还要有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这是年轻人创业的好时代

  宣程:北京墨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美术学院计算机系交叉学科硕士,曾任清华创客空间协会会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创业营学员、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果转化高端人才、中关村U30青年创业形象大使

  别看宣程年纪轻轻,却有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均与创业有关。在KAIST科技复兴70周年大会上,他精心筹办了科技工作坊,将创造的乐趣带到韩国;在英国Bradford大学,他参与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创业社区,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成员;在麻省理工学院,他作为空气制水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参与了全程的商业策划。

  这次来无锡参加才交会的路演项目,宣程带来了墨狄科技自主研发的仿生杠杆型机械臂,主要用于工业制造和生命科学,目前已获得硅谷投资孵化机构PNP的种子轮投资,估值千万。

  作为青年创业者的代表,他认为自己赶上了年轻人创业的好时代。“制约创业的因素很大程度是年轻人身上背负的压力,使得他们有时候不敢放手一搏,错过一些机会。我觉得他们应该从学校里走出来看一看,看看现在的政策和环境给了年轻人多少的激励和支持,否则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宣程清晰地认识到,智能自动化是产业的发展趋势,公司有着非常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劣势是实际经验不足。“在政策环境上,主要还是希望能获得政府在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包括在产品落地之后,能带我们深入一线去走访当地企业,看看我们能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做些什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宣程表示,公司研发的墨狄机器人目前已经与洛阳、常州、太仓等地的企业和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他希望这次来,能找到墨狄和无锡之间的契合点。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