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洛社振兴:名镇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1-02 17:21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无锡,曾被称为“小上海”;洛社,曾被誉为“小无锡”。

  她是“富而思进”的苏南老牌工商名镇: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经济迅速发展,曾经一度位列“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第10名。如今,洛社镇已形成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加工、电子电器三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近60家,超2000万元210家;2017年镇GDP达到198.5亿元。

  她亦是乡村振兴的样板示范:洛社镇有着无锡首个、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六次产业园”。迄今为止6年的酝酿,已经把原本单一的农业打造成具有丰富业态的综合产业。在洛社,一二三产融合共生,引导“卖产品”转向“卖风景”,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带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模式导入老牌企业

  华光汽车部件集团董事长薄铸栋在回忆起创业经历时,似乎满眼都是30年前的自己。华光汽车的经历是洛社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长年位列全国百强镇的乡镇对于产业进步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劲头。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积淀,在全市范围均可“扳手腕”。

  “一镇一院一产业”的产学研模式已在惠山推行多年,成绩斐然。洛社镇老牌企业斯达新能源的研磨垫研发项目已经历多次失败,经过几番会商,科技部门牵线引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两位教授与企业会商技术合作,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啃下“硬骨头”。这种用来磨削制造苹果手机屏的特种工具在国内市场十分紧俏,预计今年企业在这一业务上会有超过5000万元的产值。目前,南航无锡研究院已在洛社深深扎根。

  

  “六次产业”导向未来

  洛社镇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经营农村,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六次产业”——利用38352亩、占到全镇面积33%的耕地,以农业为核心,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配套于一体,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不仅保障农产品供应,还要保障工业、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扭转农村日益“边缘化”“空心化”“老龄化”的局面。

  打通一二三产,将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有机整合,是对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贴“良药”。早在6年前,尚田农业小镇所在的万马村还是一个典型的“空心化”农村,现如今,整个万马村已被改造成花园、户外活动区、亲子农场、蔬果基地、民宿等。按照规划,洛社镇将通过两年集中打造一个农业总部经济集群,并在周边建设50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构建“保鲜食品加工企业+农业基地+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同时聚焦乡情、乡愁,发展“农业+乡村旅游+农耕体验+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等各种新型配套业态。

  人才、资本、资源、信息深度融合,也培育出一大批会种植、会经营、会管理、会生活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大事。乡镇干部必须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洛社镇党委书记俞刚说。近年来,洛社镇大力推进乡村整治项目,村庄环境得到改善,让更多当地农民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

  

  美丽乡村“志愿”增色

  68岁的强银娣曾担任镇文化站长37年,她说:“我28岁时,洛社农民只有零星的文化生活;现在,大家每天想的是如何创出洛社的文化品牌。”她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现在镇上每年群众文化经费确保三个“一百万”——专项活动经费100万元、文化推动项目100万元和人员经费100万元;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元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物保护建设经费。全镇有文艺、体育协会21个,6000名成员; 有群众艺术团、小乐队、戏剧团等56支特色文艺团队……

  志愿服务活动也为美丽乡村添彩。自2009年起,洛社镇组建起“幸福义工”志愿服务团,全镇有25支志愿服务团队,注册志愿者3万多名,占全镇总人口的17.6%。该镇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注册为社区志愿者,将服务时间和成效作为干部任用、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目前全镇已拥有1名全国优秀志愿者、3名省级优秀志愿者、3名“中国好人”、4名“江苏好人”,这在江苏各大城市中都很少见。

  

  打造百年企业:薄铸栋的故事

  从第一笔4万元的贷款到年销售20亿元,从只有四、五个人的小厂到拥有21家子公司2300余名员工的集团公司,薄铸栋创造的无锡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栉风沐雨30年,创新发展,成为了国内外响当当的知名汽车配件供应商。然而回忆起这一切,薄铸栋只是淡然地表示,自己生在了好时代,时代机遇让平凡人走出了不平凡的路。

  薄铸栋生于1949年。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祖国各地,“下海”成为许多人的梦想。1990年初,薄铸栋离开国有企业,开始铸造自己的汽车部件王国。

  从国企走出来,现实情况是,一没技术,二没资金,怎么办?硬着头皮自己干!公司承接的第一个产品是上海大众桑塔纳的车顶落水槽的国产化项目,这个项目在国内没有产品,只能从德国引进生产设备,但是价格巨大,需要约850万元人民币。薄铸栋带着三个员工,没日没夜地窝在车间里反复做实验,最终攻克了重重技术难关,获得认可。

  这几年,华光集团发展驶入快车道,每隔3-4年产值就要翻一番。由此,企业用工数量和成本连年递增。除了向智能化、自动化进军,华光别无他途。早在2003年开始,华光集团就开始试水自动化集成工程。2008年以来,企业先后投入1亿多元,从国内外引进了近200个机器人,大规模运用于生产领域。

  2015年,惠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域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同年,惠山区成立省内首个智能制造服务联盟,为惠山企业提供定向服务。一系列扶持智能制造的政策落地让薄铸栋坚定了走智能化道路的信心,他的目标是把华光做成“百年企业”。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