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城乡互动中,绵延文脉如何传承

发布时间:2018-12-07 11:01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上月底,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剧组来到惠山古镇录制第五季节目,那些老街、老房、老景、老物,一一被摄入镜头;而在每个周末,总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驱车前往阳山田园东方,在全球首个“植物大战僵尸”农场身临其境地玩转线上游戏。一边是到老城厢里发掘无锡最浓郁的乡愁,一边是到乡村里寻找颇具都市感的“生活新体验”。

  在日趋频繁的城乡互动中,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绵延文脉如何保留?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壁垒如何消除?一个明显的例证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的加速,文化、旅游等各种资源要素正在城乡之间加快寻找更合理的配置方式,城里人向往乡下生活,乡下人乐享城市时光,已经成为无锡城乡互动的经典场景。

  “乡村之旅”魅力从何来 文化嵌入正当时

  今年“十一”长假,宜兴湖氵父镇洑西村的篱笆园农庄一下子迎来了2万名游客,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间打板栗、采桂花、挖野菜,游客们好好品味了一番乡间慢生活;秋意最浓时,菊花展、农产品嘉年华、千人早面、亲子定向赛等十多场特色活动在锡山山联村举行,这里的13间茶室、25个农家乐、12家民宿一位难求;柿子成熟之际,大批自驾游客则举家赶往马山和平村采摘游玩,这里150多亩时令果蔬,桑葚、草莓、杨梅、柑橘、芋艿,一年四季为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益,让村民收入翻了3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乡村旅游带向了一个“新风口”。

  如果说,以上这些是乡村居民巧妙围绕自然禀赋做文章,在家门口打造观光休闲农业来吸引城里人,那么另外一种类型的“乡村游”则显得更有文艺范儿、潮流范儿。

  “乡村之旅”的魅力从何而来?作为全国首个田园综合体,无锡田园东方以文化为核心,试图为城里人圆一个田园牧歌梦。对当地文脉的保留与复兴,园区下足了功夫,留下了阳山老村的房屋、老树、古井、池塘,加赋全新的度假属性,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中实现文化的延续传承。游客不仅可以在拾房书院体验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还可以在“拾房手作”尝试草木染、咖啡烘焙,在拾房市集重温“市井”味。

  在荡口古镇,已连续举办三年的音乐节备受年轻人推崇。港台、本土音乐人和乐队在这里相聚高歌,摇滚、民谣、流行等多种音乐风格在这里融为一体,水乡古镇一时间变得时尚多元起来。鹅湖玫瑰园的国际文化艺术节随着捷克鲜酿啤酒与摇曳玫瑰相伴的夜晚而人气大涨。这里举行的欧洲经典文学沙龙、中外文创集市、玫瑰美食派对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乡村之旅充满异国风情,也更有文艺气息。

  老城厢的乡愁在哪里 重塑文脉需加速

  乡村满足了都市人“诗意栖居”的愿望,而城市留下的乡愁又在哪里?乡愁是散落于乡村的情感回响,也是城里人的思绪记忆。《记住乡愁》栏目制片人王海涛在开机仪式上说,惠山古镇所表现出来的“祠堂文化”让人感动,因为这里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人们积聚于心的深厚记忆,这些都是乡愁的承载之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那些盛放乡愁的容器被一个个打破,关于城市的童年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长期以来,大拆大建、拆旧建新、过度开发等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无锡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老城厢,一旦被破坏,还去哪里找寻城市的‘根’与‘魂’?”太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浦学坤感叹。庆幸的是,在新一轮城建改造中,梁溪区正在加快重塑城市的文脉和肌理,以老宅修复、街巷整治和文物保护为手段,深度开发“百巷梁溪”的文化旅游潜力。

  环顾周边城市,老扬州人正用行动找回渐行渐远的乡愁。“极目四望,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烟囱水塔,只有一汪碧水,湖光旖旎。今天我们看到的瘦西湖与当年乾隆看到的景致,没有太大差别!”在扬州采访时,当地人告诉记者,扬州的古城和传统街区保护有序,为“留住乡愁”打下了基础。在东关街周边,一排排民居都是极具扬州特色的老房子,而这些是政府通过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老城区居民用自己的双手改造出来的,不仅能改善居住条件,还能有效保护古城传统风貌。

  城乡互动何以可能 创新“动作”在路上

  烘焙房里学做蛋糕,篮球场上出一身汗,阅览室里浸润书香,社区少年宫里给孩子报个书法班培养一技之长……家住广益街道金和社区的邵女士对家门口这个“五分钟文化圈”赞不绝口。随着无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像这样的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建成551个,一张辐射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铺就。如何让城乡居民在享受日益普惠、均等、便利的文化服务时,让无锡文脉在城乡间流动,让百姓有更多精神滋养,显然已成为一道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以城带乡,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近年来,我市鼓励文艺团体、文化企业参与“三下乡”服务团,不断满足农民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我们积极探索活动的长效机制,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形式主义,并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送戏下乡是无锡市锡剧院的优良传统,院长黄静慧介绍,“锡剧进百村”已连续开展了9年。今年的“锡剧轻骑兵”们除了在城镇上演剧目,更将一台台好戏送到村头,让地处远郊、少有机会去正规剧场看戏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见到名家、看到好戏,这样的模式创新,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也让无锡“市粹”别样的芬芳与魅力散播得更远。

  以乡促城,把乡土文化请进城。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各大文化阵地在两周时间里密集上演了40项非遗展示活动,滑稽戏、评曲、马灯舞、莲湘、吴歌、石锁、流星等,走进城市广场、社区和校园,使市民领略到乡土文化的清新之美和淳朴之韵。梁溪区通过政企合作方式,将非遗传承基地放在城市综合体内,拉近消费者与惠山泥人等非遗项目的距离。一年来,这里举办的各类公益体验活动和传统文化课程已达百场,打造出一方乡土文化传播传承的新天地。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